“他曾发下宏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如今,他取到了真经,自然要回来完成自己的誓言。”
“他带回来的,不只是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经书,更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心中理想百死不悔的信念。”
李承乾身子微微一震。
为心中理想,百死不悔……他的理想是什么?
做一个父皇满意的太子?做一个名垂青史的贤君?
可他现在,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都觉得一头雾水。
他看着那块“跬步足迹石”,看着那个从长安出发的孤独身影,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也许,自己缺少的,不是父皇的肯定,也不是过人的才华。
而是像玄奘这样,从第一步开始,就从未动摇过的决心。
李世民的视线从石板上收回,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太子。
“我们上楼去看看吧。”
陈晨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率先走向通往上层的木制阶梯。
阶梯狭窄而陡峭,踩上去发出“吱呀”的声响,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当众人踏上第二层的地板时,眼前豁然开朗。
一尊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在正中,宝相慈和,俯瞰着来者。
“这里……真静啊。”长孙皇后轻声感慨。
李泰的注意力很快被两侧墙壁吸引了过去,那里悬挂着两幅巨大的壁画,画中菩萨气韵生动。
“文殊、普贤二位大士。”
李泰辨认出来,语气里带着几分学者的严谨。
“看这笔法,倒是颇有大成之色。”
陈晨笑了笑,引着他们看向另一侧墙壁。
与壁画不同,那边挂满了装裱好的书法拓片,琳琅满目。
“塔建成之后,便成了长安文人墨客登高览胜,题诗作赋的绝佳去处。”
“这里挂着的,便是后世之人,将那些流传下来的唐人诗篇,重新书写拓印,以作纪念的。”
一听是唐人诗篇,李泰的兴致立刻就来了。
他几步凑上前,一幅一幅地看了起来,口中还念念有词。
“咦?这首。。。。。?”
李泰的视线停在一幅拓片上,眉头微微皱起。
他捻着手指,颇有些自负地评点道:“此人诗风,尚可。但用词略显绮靡,格局终究是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