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第十三年,在那不计损耗的投入下,飞行器围绕着普通人乘坐展开了一系列的改进。】
【原本只为乘坐格物学子的飞行器,开始把重心放在了普适性上。】
【你并不敢把自己心中的计划泄露出去,否则势必天下震动。】
【七月,在历经了数十次实验后,飞行器终于可以将一位普通人运送至太空。】
【工部为保证太空长时间有人存在,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空间站的计划。】
【户部本想刁难一番,让工部明白朝廷的钱财不可轻易浪费。】
【但你却当场制止,并说工部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赖户部鼎力支持,两部应当协同共进,完成太上皇的心愿。】
【待两部互相配合之后,你才终于松了口气,同时进行着自己的第二部计划。】
【飞天之旅必定十分凶险,你不想因为一己之私让大明动荡不安。】
【所以你经常召太子入宫,辅佐你处理政务。】
“普适性?这是啥意思?”
朱棣睁大了眼睛,心中满是迷茫。
不过看到空间站开始建设,他顿时就顾不上迷茫了。
“这一次怎么会这么早?”
原本他以为,在朱瞻坷当皇帝的时候,飞行器应该不太可能飞上太空。
可没想到,不仅飞上太空了,甚至还准备建造空间站。
“难道说空间站的难度很低?”
只是这个想法仅仅只是从脑海里冒出,他就瞬间打消掉了。
倘若空间站的难度低,模拟器里的大明也不会先让飞行员上天,再考虑这件事情了。
只是他不明白,为何此次模拟的进度会这么快。
真正算起来,如今距离老四登基也不过才七十年而已。
突然,朱棣眼前一亮,想到了某种原因。
“难道是因为从飞天计划开始,朱瞻坷就投入了大笔钱财给工部?”
毕竟从模拟器上揭露的信息中,也就只有这个解释最合适了。
最终,朱棣也不好再细究。
“快点也好,最起码老四驾崩之前能看到埋葬月亮的希望。”
“甚至对方亲自登上月亮也很有可能!”
毕竟朱瞻坷都要上天了,老四上月亮也十分合理。
【永昌第十四年,空间站的建设几乎每日一新,每年数十次的飞行计划更是让大明积累了无数太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