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暮客乘云起,杨暮客乘云落。
李伏国边郡一事,他再没发出一言。
蔡鹮还问他,“若那郡守小妾不守诺言又怎么办呢?”
杨暮客揉揉眉心,“我总不能折回去,把那娘俩抓到村里关起来。随她去吧,聪明人,总要做聪明事才行。”
遂如此一路前行。
这一回,杨暮客不再主动与路上之人交谈,也未曾去开天眼望炁。
只要有妖氛,只要有煞气。主动避让,保二女平安。
来到一地之后,不问地名。不问国名。
起初随行的郑薇洹还暗暗记下地标,若遇到人境,去驿站补给一番。顺带在柜台翻找县志,郡志。她总能晓得自己走到了何处。
但走着走着,郑薇洹再找不到方向了。甚至地标与历史俱是无用了。
一家客栈之中,包间三人正在用餐。郑薇洹满心疑问,她不由得主动去问杨暮客,“这是什么地方?”
“已过半程。”
这贵妇恼道,“我还不知半程。我问你具体是何地方。”
“小弟怎知晓是什么地方?”
“那郡志上写的,跟这里一句都对不上。杨暮客,奶奶我不是傻子。你莫要框我,是不是你领路不再走人境了,来得是妖精的地场?”
“郑大姐,他们都是人。不信你问蔡鹮。”
蔡鹮无辜地看着二人,“我?我不知道。”
郑薇洹眉头一皱,“那这郡志为何对不上。”
杨暮客叹了口气,“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混账。那书上记了两百年前的事情。两百年,够得着什么?”
杨暮客伸出五根指头,“五代人……”
“五代人……就能一句都对不上?”
杨暮客这才说,“若明年再去那李伏国边郡,怕是一个字也对不上。”
在客栈中住了一夜,天光才亮,走廊里小厮敲门。
“道长,您要不要领着你阿姊和姐姐在我城中游玩一番。我郡有青山绿水,美景无数。小的能帮您雇来马车向导。”
“不必了。贫道喜欢闲适出游,有生人反而不喜。”
“明白了。那要小的安排什么?”
屋门吱呀一声,杨暮客笑呵呵递出去几个账房处换来的大子儿。“清净些最好……”
“明白!”
起都起来了,杨暮客独自整理了下衣袍,走到走廊尽头的窗子。看着太阳初升,看着楼下人群熙熙攘攘。
方才的声响闹醒了郑薇洹,蔡鹮则帮她穿衣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