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皆长凶悍难治当世英雄”刘宏强打起精神,喃喃自语。
他此时心神亦有些疲惫,纵使知道这些人的特性,也是难以抉择,乃至迷茫。
他知道董卓的凶暴,知道丁原的权力野心,更知道类似曹操袁绍,王匡鲍信这等地方诸侯的难治
但那又如何呢?他刘宏现阶段,又哪有精力去整治呢?
因为大汉目前的敌人,是北方的大夏,而不是内部的这些贰臣。
对北方那个庞然大物的威压,就算董卓丁原这些人有异心,也不敢肆意妄为。
因为若是大汉这个正统倒了,他们那些地方诸侯,也别想好过。
刘宏心中思虑着,也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遂再问道:“诸卿以为辫儿和协儿何人可为储君?”
“陛下,此事,您自有圣论”
与第一次一样,这次众人还是没敢给任何建议,只希望汉帝自己拿主意
虽说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参与到了储君斗争之间的大势中来,但关键时刻,还是不愿多言
“咳咳圣论”刘宏眸光暗淡,自知时日无多,不能在此事上耽搁:“诸位爱卿…见证…让父拟诏吧…”
“皇天承运,厚土泽被,今弘农王,聪慧过人,得天庇佑,为大汉社稷故”
这一刻,汉帝瘫软在龙榻上,似乎真的认命了,因为东汉自立国以来,一直命运多舛
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当了皇帝,掌握了实权
并且安稳的活到了三十岁的壮年,与前几位幼年夭折,英年早逝的皇帝相比,他真的很幸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少年继位,成为天子,成年后诛杀权宦,整顿吏治,设立侍中寺,牵制尚书台。
并开历史先河,创办鸿都门学,为寒门世子,开辟了一个新的上升途径
后面掌控大权,开始大修宫室,兴起党锢,卖官鬻爵,遏制世家,重辟官员选用结构。
乃至黄巾起义爆发后,极有先见之明的借地方之力,在黄巾之祸刚刚起步时,便将其平灭。
不幸的是,在他任期间内,北方的游牧民族,在鲜卑雄主檀石槐的带领下,走向强盛
并三番五次的在边郡寇掠,并在一场场的胜利中,将大汉压得抬不起头来
然刘宏好不容易,熬死了鲜卑雄主檀石槐,又碰上了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
平定了黄巾起义,崛起了李屠夫,将大汉的正统,大汉的尊严,踩进粪坑中,肆意践踏
有人说他是昏君,因为他在位时,大汉帝国,日薄西山,每况愈下
也有人说他虽然荒淫但能力卓越,因为他从外戚权臣手中,夺回了皇帝流失百年的权利,更是平定了规模浩大的,宗教级别的黄巾起义。
寻常的守城之主,若是设身处地换到刘宏的位子,他能做的比刘宏更好吗?
甚至弄不好一个外戚干政他们都摆平不了,更不要说黄巾这种宗教领导,且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了
所以汉灵帝可以是荒淫之君,也可以是半昏不明之君,但绝非昏庸的无能之君!
因为他从前人手中接过的,就是大汉这艘四处漏风的破船,他只是勉力的修修补补,维持破船继续航行。
他努力过,奋斗过,然终究敌不过大势汹汹,成不了中兴之主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