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开走时,厂区里静得能听见麻雀啄食的声音。江桃站在办公楼前,看着工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脸上写满不安。
“都别愣着了。”她拍拍手,声音在空旷的厂区里格外清亮,“周师傅,带人把两个车间的设备清单整理出来。小王,统计下现在有多少工人。”
周师傅小跑着过来,工作服袖口还沾着辣椒面:“两个厂子离得可不近……”
“用不着搬。”江桃指了指西边的老厂房,“那边改造成包装车间,这边专门做生产。你挑十个老师傅,明天开始带新人。”
财务室的老李捧着账本追过来:“江老板,这账目……”
“一笔笔理清楚。”江桃接过账本,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马厂长欠大家的工资,这个月发薪日一并补上。”
人群里“嗡”地炸开了锅。有个女工突然蹲在地上哭起来,手里攥着的工作帽被泪水打湿了一片。
第二天清晨,江桃刚到厂里就听见吵嚷声。原来是两边工人为争操作台差点动手,老周正扯着嗓子劝架。
“都闭嘴!”江桃把保温桶往桌上一墩。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蒸汽阀门的嘶嘶声。
“从今天起,没有老厂新厂。”她拧开保温桶,浓郁的香气飘出来,“尝尝,这是用老干爹原来的配方改良的。”
工人们面面相觑。老周第一个拿起勺子,尝了一口眼睛就亮了:“这个味道!”
“配方我重新调整过,少油少盐,但风味更足。”江桃环视众人,“现在,老厂的站左边,新厂的站右边。”
人群慢慢分开,像潮水退去后露出的沙滩。
“现在,互相教。”江桃的声音清晰有力,“老厂的教发酵手艺,新厂的教灭菌流程。中午我要看到第一批合格样品。”
奇妙的变化发生了。当老厂的李师傅演示传统翻缸手法时,新厂的小王偷偷摸出小本子记笔记;而新厂质检员讲解细菌检测时,几个老师傅也凑近了看试纸变色。
中午开饭时,江桃注意到两拨人已经混坐着吃饭了。老周端着饭盒凑过来:“江老板,样品出来了,您尝尝?”
玻璃瓶里的辣酱红得透亮,在阳光下像融化的红宝石。江桃挖了一勺,熟悉的辛辣在舌尖绽放,但回味多了丝甘甜。
“成了。”她笑着把瓶子递给老周,“下午给车间都送几瓶,就贴这个标准做。”
夕阳西下时,江桃站在两厂之间的空地上。左边是老厂斑驳的红砖墙,右边是新厂雪白的厂房。她打给顾有为:“我想把这块地买下来,建个花园,再搭个凉亭。”
电话那头传来兰雪吵着要来接她的声音,江桃的笑意更深了,“对了,跟爸妈说,今年过年用新配方做辣酱。”
马厂长的厂子合并后,江桃手里资金充裕了不少。她看中了郊区一块二十亩的空地,背靠青山,前临溪水,离市区不过半小时车程。
顾有为陪她去看地时,正值初夏,野花漫山遍野地开着,溪水清澈见底,偶尔还能瞧见小鱼游过。
“这地方不错。”顾有为弯腰捧了把溪水洗脸,“离厂子近,风景也好。”
江桃站在高处,望着远处的山峦,心里已经有了盘算:“我想在这儿建个农家乐,但不是普通的那种。”
“哦?”顾有为挑眉,“你想做高端?”
“对。”江桃点头,“专门招待那些讲究吃的客人,用咱们厂子的食材,做精细的私房菜。”
江桃找了设计师,把农家乐规划成江南园林风格——白墙黑瓦,曲径通幽,院子里种满四季花卉,再挖个小池塘养鱼。
工人们挖地基时,江桃亲自去挑了几棵老柿子树移栽过来。老周笑她:“江老板,你这哪是农家乐,简直是古代大户人家的别院。“
江桃笑而不语。她心里清楚,那些有钱人吃腻了山珍海味,反而:()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