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梦想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可后来我才明白,梦想,其实就在你生活的每一天里。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我对生活的回应,是我对孩子们的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告别。”
春棠在她的文字后面加了一段注释:
“周秀兰女士,用一生守护家庭,也用一生守护梦想。她的文字,是母亲的声音里最温柔的那一部分。”
**一百五十八**
展览结束后,文化馆决定将“母亲的声音”作为年度主题项目,每年举办一次展览,征集新的母亲故事,记录新的母亲声音。
春棠和李然也继续他们的工作,穿梭在小镇与城市之间,采访更多的母亲,记录更多的故事。
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偏远的山村,采访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妇人。
老妇人住在一间老屋子里,屋子里摆满了她年轻时的手工刺绣,还有她为孩子们缝制的衣裳。
她坐在藤椅上,看着春棠和李然,笑着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梦想过很多。我想去大城市,我想唱歌,我想写诗。可后来,我嫁了人,生了孩子,所有的梦想都变成了柴米油盐。”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我没有后悔。因为我知道,我在用另一种方式,爱这个世界。”
春棠听着,心里一阵酸楚。她想起自己母亲,也想起自己。
“您有没有遗憾?”她忍不住问。
老妇人笑了笑:“遗憾当然有,但我更感激。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们,都还记得我。”
**一百五十九**
回程的路上,春棠和李然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的风景,沉默了很久。
“你觉得,我们做这些事,值得吗?”春棠忽然问。
李然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当然值得。我们不是在改变世界,我们只是在让世界记得一些东西。”
春棠点点头:“是啊,我们只是那个愿意记得的人。”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春天的气息,也带着母亲的温柔。
**一百六十**
那年冬天,文化馆再次举办“母亲的声音”分享会,春棠邀请了周秀兰作为讲述者。
她站在讲台上,声音不大,却很坚定。
“我曾经以为,我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她说,“但你们让我知道,我的故事,值得被记住。”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春棠站在角落,听着她的声音,眼眶湿润。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母亲的故事,而是所有母亲的声音。
她们曾被忽视,曾被遗忘,但她们从未停止爱这个世界。
**一百六十一**
分享会结束后,春棠和李然回到档案室,窗外飘着雪,屋内却温暖如春。
他们坐在桌前,翻开一本新的笔记本,封面写着:
《无声的爱?续》
春棠轻轻翻开第一页,写下:
“母亲的声音,是最温柔的力量。她们不说,但她们记得。她们沉默,但她们爱着。”
她合上笔记本,看向李然:“我们还要继续记录下去,对吗?”
李然点点头:“是的。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有人记得。”
**一百六十二**
风雪中,海棠树依旧挺立,枝头挂着未化的雪,像母亲的白发,温柔而坚定。
春棠站在树下,望着满天的雪花,轻声说:“我们只是那个愿意记得的人。”
李然站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让别人记得。”
风轻轻吹过,海棠花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的誓言,轻轻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