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谢衍轻笑一声,“百倍的利益之前,代价一钱不值。”
“在杀死圣人的利益面前,代价算什么?吾是唯一盛年的圣人,只要死去,仙门定会陷入动荡,届时介入仙门,将比吾活着时容易得多……”
“相卿,吾挡了太多人的路,恨我的人,恨不得饮我的血,吃我的肉……这还不够,还要毁去我千年的声名,推倒我的一切象征,直到圣人所代表的概念彻底死去。”
“这偌大的五洲十三岛,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昼夜都在盼着圣人去死的人,比你想的要多得多。”
谢衍起身,抱着剑走向殿中,神情平淡:“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他留下意味深长的一句话,白相卿忽觉不妙,忙追上去:“师尊,此话何解?”
“自己去悟。”谢衍没有答,转身,回去殿中继续闭关。
圣人这段休养时间,没有持续多久,就重新回到了仙门之主的位置上。
无他,因为没有他,百家总是谁也不服谁的,就算要合作,但是细微之处还是容易出差错。
更何况,佛、道还需要他统筹,谢衍不得一日闲暇。
风飘凌对此十分焦虑,复命时,他对坐在上首处闭目养神的圣人道:“南疆果真犯边了,在我们都腾不出手的时候,有不知数量的南疆巫人上岸,藏匿在了中洲仙门境内。”
“——但是我们已经没有功夫去管他们了,妖兽实在是太多了。”接话的是一名百家宗主,显出几分疲态。
“中洲的中坚弟子,上了前线抵抗妖兽入侵的,已有七成左右。还有撤下来的,都在迁移百姓,或是疏导洪水……”
兵家宗主李重景道:“剩下的都是紧要岗位的,不得抽调。例如海疆、道门边界巡视,还有防备北渊的……”
农家宗主齐禾也等候着,他必须得见圣人一面,急切道:
“圣人,中洲的储粮,毁在洪水之中的,十有七八。倘若我们袖手不管,今年怕是中洲遍地都是饿殍……”
“这该怎么办?”
坐在上首处的圣人,面色如雪,看不出伤势如何。他一向都是这样神威莫测,教人拿捏不透。
听说,妄图对仙门实施“斩首”的巫人,一夜全灭,是山海剑所为。
巫人的血浸透了辰天峰,让洞天福地差点沦为修罗赤地。
也打消了那些妄图趁着圣人虚弱时搞事的小人心思。
“粮食一事,吾会想办法。”
面对这样的难题,谢衍沉默片刻,道。
“昔年,北渊政权新生之时,也遇到连年大灾,仙门曾借粮帮扶,建立友谊。”
他道:“吾会面见帝尊,向北渊借粮救急。”
即使这位“盟友”,早就离开了最初的和平友好时期,不仅乘势崛起,还与仙门不睦多年,时有摩擦。
偌大五洲十三岛,谁都能自扫门前雪。
躲不过,避不开的,唯有一圣一尊。
第470章圣人借粮
自春至夏,又盈秋。
除灭妖兽,成为五洲十三岛的当务之急,北渊也不例外。
北渊早就成建制地组织魔兵,把守古战场出口,不断扫除随着雨水落地生根的妖兽之种,正是无暇他顾之时。
数月前,帝尊来辰天峰探望伤重的圣人时,也不过一日即折返,可见时局动荡,早已不复当年。
再见面时,又约在仙魔边界附近。
近些年边界大变动,流离古道边发现了矿脉,经历勘验开采一系列工程,早就与当年殷无极叛入魔洲时的地形截然不同。
天险不再是天险,为了灵石资源,仙门不惜连流离山谷都推平,附近矿脉早被挖空,充斥巨大的空洞。
若在烟雨朦胧里远望,甚至能看到通向启明城的遥远通路。
流离谷不存,当年兴盛的商道,也因为仙魔关系的僵硬而逐步废弛。边境重镇流离城自然也就慢慢衰落了。
衰败与兴盛,总是跟随人的流动轨迹。
旧时曾极尽豪奢的赏玉楼,现在也生意寥寥。不过因为是仙门的产业,不指望赚灵石,只是这般开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