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书瑶在心里感叹:真是钟情迷了美人眼,我问四姐,父亲他们会不会打起来,姐姐却只关心那“男子”的安危。
陈明话说得如此清楚,段侯爷又怎会听不明白。
他眉头微皱,似仍在判断陈明话语的真假。
倒是段明轩看父亲游移不定,已为他做了取舍,“王爷说笑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段云兴见状,亦是长喟一声,算是默认了儿子的做法,他转身向隔壁喊道:“婉儿,瑶儿,你们俩过来吧。”
姐妹俩缓缓过来,与姐姐的疏离不同的是,段书瑶上前亲昵地拉着父亲的·手臂,“爹,你们谈妥了吗?”
段云兴点了点头,“只是此事万不可再让旁人知晓,王。。。你四姐夫身份特殊,但好在这里除了咱们几个,倒也没盘谁认得他,到时就说是你二哥的朋友,来家中做客一段时间。如此,倒也可以随便进出。至于婉儿,你就和你母亲住在滋兰园吧,尽量不要轻易出来。”碍于陈明,他说话也是委婉了些。
“我母亲之前不是住在梧秋院吗?怎么又搬到了滋兰园?”姜楠有些紧张地道。
段父见她咋咋呼呼的,没一点规矩,脸上又有些不悦。
段书瑶适时接过话茬,“四姐姐安心,府里并没有人难为她。姜姨娘自你走后,就异常思念你,待你入。。。入宫以后,她更是搬进了你的故居,借此聊表慰藉。”
姜楠听到这话,泪水已夺眶而出,她顾不上擦拭眼泪,只抛下一句“我先去看我娘了”,便朝外奔去。
陈明本欲跟上去,但想了想还是决定,给她们母女一些私人空间。
昏黄的烛光下,一个中年美妇坐在窗边,手里捏着一封已经拆开的信。
信纸上的字迹工整却模糊,是女儿三年前送来的家书,只有寥寥数语:"女儿安好,勿念。"
烛火摇曳,将妇人鬓边的银丝映得发亮。
她四十岁的年纪,却因日夜思念远嫁的女儿而显得苍老许多。
手指轻轻抚过信纸上那个"安"字,妇人叹了口气。这个字写得极重,墨迹几乎透到纸背,像是要说服读信的人,又像是要说服写信的自己。
"夫人,你怎么又起这么早?"丫鬟青杏轻声提醒。
俞夫人摇摇头:"昼短苦夜长,我坐一会儿。你去睡吧,不必管我。"
青杏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退了出去。
这些年,她已习惯了夫人如此。
妇人起身走到女儿昔日的绣架前,上面还绷着一幅未完成的牡丹图。
她记得婉清出走前夜,就是坐在这里,一针一线地绣着那朵将开未开的花苞,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砸在绸面上。
“娘,我不想离开你。”
“傻姑娘,娘也不想离开你。可你不走,你就得进宫。世上女子都以为做娘娘好,可你看娘进了这侯府,又过过几天欢心日子?更别提那皇城之中,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下面还有数不尽的贵仪、昭仪、充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和御侍,这里面有多少争端?暗藏多少凶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