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中喃喃地:“南省,南省……”
他总觉得自己最近好像在?哪里听见过南省,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车子突然一阵颠簸,司机师傅踩了个急刹,等前面横穿马路的人走过去了,才一边在?心里骂骂咧咧,一边继续缓慢前行。
换了平时?,他非得趴到?窗外好好骂那人一通不可。
这不是车里都是国外回?来的侨商,得顾着点素质和形象嘛。
崔建中被车子一颠,脑子倒是突然灵光一闪,想起?来了。
对了,是沈茉儿说?的。
华彩制衣厂是个社办企业,而且还不是首都的社办企业,是南省下面小县城的一个公社。
因为她就是南省人,所以她来了首都,就把?社办企业也办到?了首都。
崔建中不禁又联想到?沈茉儿与苏景年那有些相似的眉眼。
崔建中忽然问苏景年:“跟我一组的两个女?大学生,其中一个叫沈茉儿的,你注意?过吗?”
他原先?听说?苏景年那边已经有了线索,就没把?这当一回?事。
现在?想想,好像真是有点巧。
没有线索的情况下,这也算是一条线
索了。
苏景年疑惑看向崔建中,奇怪问道:“沈茉儿?”
一更
侨商考察团在首都的这几天签下了几个投资合同,不过金额并不大?,看得出?来,侨商们对国内的投资环境仍然?存在疑虑。
至于其他技术、设备上的合作,更是一项都没谈成。
考察团的主?要目的地是南方的经济特区,这一点首都商务局的人也知?道,但是人都来了,没能让人留下多少?资金,怎么说也是他们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饭店一楼的临时办公?室里,商务部的人正在做收尾工作,首都商务局的人则是坐在一起长吁短叹。
就在这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同志推门走了进来。
首都商务局的小骆认出?这人是首都大?学?送来服务侨商的女学?生之一,起身问?:“沈同学?,你是有什么事?吗?”
沈茉儿走进办公?室,笑着跟大?家点点头,随后才说:“你好,骆同志,我记得之前你们好像说过,跟侨商签订的合同需要报商务局备案,我是来送合同的。”
小骆茫然?地点点头:“合同,合同确实?是要备案的,可是……”
可是几个谈好合作的厂子的合同都已经在他们这里备过案了。
沈茉儿把手里的文件递过去:“这是崔建中同志的建中集团和我们华彩制衣厂签订的设备转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