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日的暖阳渐渐穿透云层,洒落在四合院的每一个角落,院子里的热闹劲儿也愈发浓烈起来。
何雨柱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葱花饼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院子里。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中午的饭菜,心里琢磨着给秦淮茹家的孩子们再做个红烧肉,让他们也好好解解馋。
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何雨柱好奇地探出头,只见许大茂正得意洋洋地拿着一封电报,在众人面前晃来晃去。“大伙瞧瞧,我这是要发达了!城里的亲戚要带我去南方做生意,听说那边遍地是黄金,随便弯腰就能捡着钱!”许大茂眉飞色舞地说道。
二大爷一听,眼睛里直冒光,连忙凑上前去:“大茂啊,你这可是走大运了!到时候发达了,可别忘了咱院里的老少爷们儿啊!”三大爷也在一旁附和着,脸上堆满了笑容,嘴里说着恭喜的话,可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嫉妒。
何雨柱不屑地哼了一声:“许大茂,你可别高兴得太早,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到时候别赔得底儿掉,哭都找不着调儿。”许大茂一听,脸涨得通红,反驳道:“傻柱,你就是嫉妒我,我许大茂这次肯定能赚大钱,到时候让你看看什么才叫本事!”
就在两人又要吵起来的时候,秦淮茹走了过来,劝说道:“行了,你们俩别吵了。大茂,你要去南方做生意,可得小心谨慎,多留个心眼儿。柱子,你也少说两句。”说完,秦淮茹转身对何雨柱使了个眼色,何雨柱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许大茂走后,院子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何雨柱继续在厨房忙碌着,红烧肉的香味渐渐飘了出来。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时不时地跑到厨房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肉,馋得直咽口水。
午后,阳光变得更加温暖。聋老太太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晒着太阳,惬意地眯着眼睛。一大妈坐在一旁,陪着老太太聊天,手里还不停地纳着鞋底。
何雨柱端着一盘红烧肉,来到秦淮茹家。孩子们一看到肉,欢呼雀跃起来,立刻围了过来。秦淮茹感激地看着何雨柱:“柱子,你又破费了,这可让我怎么感谢你才好。”何雨柱挠挠头,笑着说:“嫂子,你这说的什么话,孩子们爱吃就行。再说了,咱这院子里的人,不就是要互相照应嘛。”
正说着,秦京茹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姐,不好了,我刚听说许大茂去南方做生意,把家里的积蓄都带走了,万一他赔了,那可怎么办?”秦京茹焦急地说道。秦淮茹皱了皱眉头:“这许大茂,也太莽撞了。不过咱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希望他能一切顺利吧。”
何雨柱却在一旁沉思起来,他心想:许大茂虽然平时爱显摆,但毕竟是一个院子里的,真要有个三长两短,大家也不能袖手旁观。想到这里,他对秦淮茹说:“嫂子,要不咱想办法凑点钱,给许大茂送过去,万一他在外面遇到困难,也能有个应急。”秦淮茹有些惊讶地看着何雨柱:“柱子,你真打算帮他?他平时可没少跟你作对。”何雨柱笑了笑:“都是一个院子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见死不救。再说了,说不定他这次真能闯出一片天地呢。”
秦淮茹听了,点了点头:“行,柱子,你说得对。那咱们就发动院子里的人,一起凑点钱。”
于是,在秦淮茹和何雨柱的带动下,院子里的人纷纷解囊相助。二大爷、三大爷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意思不掏点钱出来。聋老太太也让一大妈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了一些钱,说是给许大茂凑个吉利。
当何雨柱和秦淮茹把凑好的钱送到许大茂家时,许大茂的妻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柱子,秦淮茹,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大茂这次要是能成功,回来一定好好感谢你们。”何雨柱笑着说:“谢啥,都是一个院子里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让大茂在外面好好干,别担心家里。”
几天后,许大茂出发去了南方。四合院又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日常,何雨柱依旧每天早早起来,为大家准备饭菜,院子里依旧时不时地传来争吵声、欢笑声。但经过这件事,大家似乎更加团结了,四合院的烟火气也愈发浓郁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夏天。四合院的葡萄架上,葡萄藤郁郁葱葱,一串串青涩的葡萄挂满了枝头。孩子们在葡萄架下玩耍,盼望着葡萄早日成熟。
这天,何雨柱正在院子里修理自行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他好奇地走出去一看,只见一群人正围着一辆崭新的汽车指指点点。汽车的车门打开,许大茂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从车上走了下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哥大,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大茂,你这是发达了啊!”二大爷第一个冲上前去,满脸堆笑地说道。“是啊,大茂,快跟我们说说,在南方都赚了多少钱?”三大爷也在一旁急切地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大茂得意地笑了笑:“托大伙的福,这次去南方,我赚了不少钱。这不,买了辆汽车,还带了些礼物回来,感谢大家对我家的照顾。”说着,他从车上拿出了一些烟酒和特产,分给院子里的人。
何雨柱看着许大茂,心中也为他感到高兴:“大茂,行啊,看来你这次真的闯出了一片天地。”许大茂走到何雨柱面前,握住他的手:“柱子,这次多亏了你和大伙的帮助,要不是你们在我走的时候凑钱给我,我也不一定能有今天。以后,咱们就是好兄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何雨柱笑着点点头:“好,大茂,以后咱们就互相照应。”
院子里的人纷纷围上来,向许大茂表示祝贺。孩子们在汽车周围跑来跑去,兴奋地摸着汽车,嘴里喊着:“许叔叔,以后你能开车带我们出去玩吗?”许大茂笑着答应:“当然可以,等有空了,叔叔就带你们出去玩。”
夜晚,四合院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许大茂带回来的特产,听他讲述在南方的经历。
四合院的烟火日常
夜晚,四合院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许大茂带回来的特产,听他讲述在南方的经历。许大茂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地描绘着灯红酒绿的南方都市,讲着与形形色色商人打交道的趣事,还有那些抓住商机一夜暴富的传奇。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眼睛瞪得溜圆,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这时,三大爷扶了扶眼镜,酸溜溜地开口:“大茂啊,虽说你这次赚了钱,可这南方生意场水深着呢,往后还得谨慎,别一个不小心把家底又赔进去咯。”二大爷也跟着点头,不过还是先夸了句:“大茂出息啊!但三大爷这话也在理,往后可得稳住。”许大茂哈哈一笑,拍着胸脯保证:“二位大爷放心,我心里有数。这次去南方,不光赚了钱,还学了不少本事,以后再做生意,只会越做越大!”
何雨柱看着热闹的场景,起身去厨房又端出几盘自己做的下酒菜,笑着招呼大家:“光听大茂讲故事,不得喝点酒嘛!来,大伙敞开了吃,敞开了喝!”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院子里酒香四溢,欢声笑语不断。秦淮茹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吃得开心,又看看忙碌却满脸笑意的何雨柱,心中满是温暖。她悄声对何雨柱说:“柱子,多亏了你当初提议凑钱给大茂,不然哪有今天这场面。”何雨柱挠挠头:“嫂子,我就想着都是一个院的,能帮一把是一把,没想到大茂真闯出了名堂。”
酒过三巡,许大茂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名片,递给何雨柱和秦淮茹:“柱子,嫂子,这是我在南方认识的几个老板,他们业务广,说不定以后能给你们介绍点活儿。柱子你厨艺这么好,要是想单干开个饭馆,这些人脉说不定能帮上忙;嫂子要是想做点小生意,也能联系联系。”何雨柱和秦淮茹接过名片,又惊又喜。何雨柱激动地说:“大茂,太谢谢你了,你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我还真有这想法,就是一直愁没路子。”
夜深了,聚会才渐渐散去。何雨柱回到屋里,躺在床上,脑海里满是许大茂描述的南方商机,还有那张名片带来的无限可能。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柱开始忙碌起来。他白天依旧在食堂上班,晚上就四处打听开饭馆的事宜,找店面、算成本、研究菜单。秦淮茹也没闲着,帮着何雨柱出谋划策,还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一些经营之道。许大茂时不时打来电话,分享一些生意经,提供一些人脉资源。
这天,何雨柱正在为找店面发愁,许大茂打来电话说:“柱子,我有个朋友在城里有个铺子要转让,位置好,人流量大,价格也合适,你要不要去看看?”何雨柱一听,喜出望外,连忙答应下来。在许大茂的牵线搭桥下,何雨柱顺利地见到了铺子老板。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何雨柱拿下了这个铺子。
装修期间,四合院的人纷纷来帮忙。二大爷带着儿子帮忙搬材料,三大爷发挥自己的“精打细算”特长,帮着何雨柱采购性价比高的厨具。聋老太太虽然行动不便,但也让一大妈送来了自己亲手做的“平安符”,希望何雨柱的生意顺顺利利。
几个月后,何雨柱的饭馆——“柱香居”正式开业了。开业当天,四合院的人全体出动,帮忙招呼客人。许大茂开着车,带着南方的几个朋友也赶来捧场,还带来了开业花篮。一时间,饭馆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何雨柱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被端上桌,客人赞不绝口。秦淮茹在外面帮忙点菜、结账,把店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看着生意如此火爆,何雨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蜀香居”开业后的日子,如同那上了发条的老式钟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且越走越顺。何雨柱凭借着精湛厨艺,一道道招牌菜在食客间口口相传,饭馆名声愈发响亮,每日从早到晚,店里都坐满了食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