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沈氏那里好像怀疑王爷是杀害她父亲的凶手。”紫涵急匆匆地跑来禀报,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紧张。
崔彩屏正悠然自得地品尝着香茗,听到这个消息,她猛地一惊,口中的茶水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站在一旁的紫鸢见状,连忙拿起手帕替崔彩屏擦拭嘴角,关切地说道:“主子,您慢点喝,别呛着了。”
崔彩屏顾不上整理自己的仪态,一脸惊愕地问道:“什么情况啊?她怎么会觉得王爷是凶手呢?”
紫涵稍稍喘了口气,解释道:“她去了王爷的书房,碰巧看到王爷早前在调查的一些事情,可能是那些资料让她产生了怀疑。”
崔彩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喃喃自语道:“这可真是个大麻烦啊……”突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转头对紫涵和紫鸢说:“你们说,要是沈珍珠和王爷对上会是什么样的呢?不会最后两个人落得两败俱伤的地步吧。”
紫鸢看着崔彩屏那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主子,您是不是又想看乐子啦?”
就在这时,王府里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皇宫里的公公亲自前来宣读皇上的圣旨。众人赶忙跪地接旨,只听那公公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册封崔氏彩屏为正妃……”
崔彩屏听完圣旨,心中充满了疑惑。按照原剧情的发展,应该是沈珍珠被皇上赐予正妃之位才对啊,怎么这次却轮到了自己呢?
不过这圣旨要自己当广平王正妃,看来要假死脱身了,不然就离不开王府了。
……
李俶携着沈珍珠一同前往东宫拜见太子和太子妃张氏。众人见面后,先是一番寒暄,彼此问候。稍作交谈后,太子便与李俶一同移步至书房,商议要事。
在书房中,太子对当前朝中局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感叹道:“尽管杨国忠已被禁足一年,但他在朝中的势力并未消散,其党羽众多,根基深厚。可以预见,杨国忠东山再起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李俶听后,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回应道:“父王所言极是,儿臣亦深知杨国忠之狡猾奸诈。不过,儿臣相信,只要我们耐心等待,定能找到机会将他彻底扳倒。”
太子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李俶的看法,接着话锋一转,问道:“那待到杨家失势之时,你那位正妃崔彩屏又该如何处置呢?毕竟她是杨家的人。”
李俶略作思考,回答道:“父王,留她在府中不过是多添一双碗筷而已,况且她并未参与杨国忠等人的所作所为。”
太子听后,露出一丝微笑,说道:“你能如此想甚好。待杨家倒台后,父王自会为你另择一位合适的正妃。至于崔氏,就直接贬为侧室吧。”
李俶先是一愣,之后淡淡地应道:“父王这些事情等以后再考虑吧。”
太子满意地点点头,道:“也行,现在说这话也太早了。”
与此同时,张氏则领着沈珍珠在宫中漫步闲逛。沈珍珠对宫中的景致和建筑颇感兴趣,不时驻足观赏。走着走着,沈珍珠忽然想起尚宫局中收藏着许多精美的工艺品,便向张氏提出想去尚宫局一观。
张氏闻言,欣然应允,并随即吩咐身边的宫女前往尚宫局通报一声。
到了尚宫局的沈珍珠,在仔细翻阅图册后,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在沈家出事之后,到尚宫局更换令牌的人竟然只有太子府的人!
这个发现让沈珍珠如遭雷击,她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画面,尤其是她参加采选时,太子力保自己,将自己留在广平王府的情景。这一切都让她更加确信,李俶就是那个陷害沈家的凶手!
沈珍珠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她感到无比的痛苦和绝望。她一直以为李俶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甚至对他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然而现在,她却发现自己所爱的人竟然是杀害自己全家的仇人,这让她如何能够接受?
伤心欲绝的沈珍珠不知不觉地回到了王府,她的脚步像失去了灵魂一般,缓缓地走向李俶的书房。当她推开门,看到桌子上摆放着的那只玉哨时,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无法抑制的愤怒。
等李俶回来后,沈珍珠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拿起玉哨,面无表情地问道:“王爷,这是什么?”
李俶看着沈珍珠手中的玉哨,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他还是平静地回答道:“这是我用来召唤死士的,怎么了?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听到李俶的回答,沈珍珠的心如坠冰窖,她觉得自己的世界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她无法再面对这样的事实,也无法原谅自己曾经对李俶的感情。
沈珍珠猛地推开李俶的手,转身冲出了书房。她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肆意流淌。她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只是本能地想要逃离这个让她心碎的地方。
在路上,沈珍珠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她都一定要让李俶为他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血债血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慕容林致来到寺庙,她虔诚地跪在佛像前,为沈珍珠祈福。她默默祈祷着,希望沈珍珠能够平安顺遂,早日摆脱困境。
祈福结束后,慕容林致决定去后山采摘一些珍贵的药材。她沿着山间小道缓缓前行,一路上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心情格外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