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北宋小丫鬟 > 4050(第21页)

4050(第21页)

nbsp;nbsp;nbsp;nbsp;荣娘却觉得锦娘太过任性了,这样的人日后嫁人是很吃亏的,甚至惹婆母不喜的。除非找个上门女婿过日子,可这种吃老婆软饭的,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

nbsp;nbsp;nbsp;nbsp;想到这里,她对锦娘觉得有些怕,一个格格不入的人,比那些张牙舞爪的人还要厉害。

nbsp;nbsp;nbsp;nbsp;锦娘倒是过的惬意,她中午在巷口买了些爱吃的,回去看起了话本子,说起来人也真奇怪,她在现实生活中非常理性,可是有时候话本子里的内容却让她非常共情,甚至还痛哭了一次,这大抵是很难相信人间有真情,所以的真情都留在书里。

nbsp;nbsp;nbsp;nbsp;好在罗玉娥她们回来的时候,锦娘已经恢复如常。

nbsp;nbsp;nbsp;nbsp;“你说邪不邪门,昨日还艳阳高照,今日你三妹妹成婚,喜棚下雪压的塌下了。”

nbsp;nbsp;nbsp;nbsp;锦娘听了有些诧异,虽然她是不信这些,但是大婚当日塌场,兆头不好,很快她转移了话题:“怎么你们回来的这么晚?”

nbsp;nbsp;nbsp;nbsp;魏雄道:“安家是从祥符县来过来接亲的,明日到安家还有一场婚宴,今日要安排男人住下,我一个人送了好几趟。”

nbsp;nbsp;nbsp;nbsp;虽说魏雄没有表示任何不满,但罗玉娥道:“你三叔真是物尽其用,专门打亲戚的盘算,他不敢打你冯姐夫的算盘,欺负你爹老实,今日成婚,昨日才买菜,拉柴、拉菜、送人都是你爹包了。最后给了一杯水酒给你爹喝,他还欢喜的不行。”

nbsp;nbsp;nbsp;nbsp;因为魏雄从来都非常自卑,觉得自己无关紧要,别人要他做事,他觉得那是看得起他。

nbsp;nbsp;nbsp;nbsp;锦娘不动声色道:“爹,那驴车可是我买的啊,可不是您一个人的。三叔平日认识的朋友那么多,和大姐夫他们关系又好,平日请客吃饭倒不见喊您,一到难办的差事就差遣您了。便是平日您跟我做点什么事儿,我还请您吃饭呢。”

nbsp;nbsp;nbsp;nbsp;这样的话家里也只有锦娘敢说出来,她也不埋怨谁对谁错,只说客观的事情。

nbsp;nbsp;nbsp;nbsp;本来魏雄此人耳根子软,听锦娘三言两语,也是怔愣了片刻。

nbsp;nbsp;nbsp;nbsp;罗玉娥就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她一贯就是大吵大闹,听锦娘这般对比,便觉得女儿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了。她更是冷笑连连:“老三也是坑人,如今安家背负了二百贯的彩礼,到时候莹娘一进门,又得背负一身的债。”

nbsp;nbsp;nbsp;nbsp;“好了,爹娘,咱们喜酒也吃了,该送的份子钱也送完了,日后人家的家怎么过都和咱们无关。”锦娘连忙打住,因为这么一说下去,话就说不完了。

nbsp;nbsp;nbsp;nbsp;说起份子钱,罗玉娥更是难受:“我和你爹送了一吊钱做份子钱,又送给莹娘和安平一人五分的银子。偏后来才记起来你祖父死的时候,你三叔和三叔母连份子钱都没送。”

nbsp;nbsp;nbsp;nbsp;锦娘想一味抱怨也不是办法,只能及时止损,故而道:“下次他家若再请客,就不送了呗。”

nbsp;nbsp;nbsp;nbsp;以前锦娘也是特别喜欢后悔,但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知错能改,不断复盘,所以路越走越稳当。

nbsp;nbsp;nbsp;nbsp;隐约之间,锦娘已经是家中定海神针的意思了。

nbsp;nbsp;nbsp;nbsp;三房的婚事办了之后,过年时,因为不禁赌,三叔博戏据说又赢了不少。

nbsp;nbsp;nbsp;nbsp;锦娘想她娘说的还真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nbsp;nbsp;nbsp;nbsp;爹娘铺子的租钱涨了,铺子的生意虽然比刚开始好点,但她们多半花销还是在弟弟身上,贫家要供一个读书人可不容易,笔墨纸砚,先生束脩,什么都要花钱。

nbsp;nbsp;nbsp;nbsp;她其实把自己跟爹娘当成两家人在过,家中生活费她出一半,但是嫁妆多半得她自己攒,爹娘顶多能出个十几贯置办些被褥子孙桶那些。

nbsp;nbsp;nbsp;nbsp;年后,锦绣阁的生意好起来了,就连锦娘都明显觉得今年她做的衣裳卖的多了许多,仅仅三个月就挣了快四十贯的外快。

nbsp;nbsp;nbsp;nbsp;阳春三月刚刚过完,莹娘乔迁之喜,特地拿了一盒饴糖过来,又整治了酒水让她们过去她的新宅子暖居。

nbsp;nbsp;nbsp;nbsp;这还是锦娘头一回到莹娘的两千两买的两进的宅子,莹娘见锦娘过来,倒是十分开心,她推开红漆大门,指着旁边一溜的三间房笑道:“这里是客房,或者到时候家里用仆人的时候住的。”

nbsp;nbsp;nbsp;nbsp;娘好奇的望了过去,不禁问起:“这房子还真新,是你们买了之后重新建的吗?”

nbsp;nbsp;nbsp;nbsp;听莹娘的丈夫安平笑道:“是刚建没几年的宅子,除了里面家俬是我们自个儿买的,其余的全都是建好了的。”

nbsp;nbsp;nbsp;nbsp;安平说完,又去前面和男人们说话,听三叔母正和罗玉娥道:“这宅子是我们莹娘的,写莹娘一个人的名字。”

nbsp;nbsp;nbsp;nbsp;罗玉娥又悄悄对锦娘道:“莹娘的钱都用来还账,安平的钱用来花销,结果名字全写莹娘一个人的。”

nbsp;nbsp;nbsp;nbsp;锦娘觉得好笑,又指了指前面。

nbsp;nbsp;nbsp;nbsp;倒座房到二门中间放的是车马,二门就是传统的正房三间,东西厢房,东厢挨着厨房,西厢挨着茅房。

nbsp;nbsp;nbsp;nbsp;“我们只简单的买了些家具,大家别嫌简陋。”莹娘道。

nbsp;nbsp;nbsp;nbsp;锦娘笑道:“我看挺好的,这样齐整的宅子,位置也不错。”

nbsp;nbsp;nbsp;nbsp;莹娘咧嘴一笑,显然很开心:“其实你别看我们屋子多,但是每一间都隔的特别小,这里出去也有几座很好的蒙学,”说罢,又幽幽一叹:“为了买这座宅子,我们不知道背了多少债。”

nbsp;nbsp;nbsp;nbsp;“少来,你们如今跟着张员外卖药那可是没少挣啊。”

nbsp;nbsp;nbsp;nbsp;古往今来卖药的都还挺赚钱的。

nbsp;nbsp;nbsp;nbsp;莹娘听说这些也很自得,虽说是冯姐夫指路,可她若没真本事也没办法立足。其实她爹暗中也给了她们钱的,只是那些钱是他曾经借出去的,还不上来了,爹把借条给她们,让她们去收,收的上来算她们的,收不上来那就没办法了。

nbsp;nbsp;nbsp;nbsp;安平和她每日卖药的空当,就拿一个吃的噎死人的干饼子去讨债,其中心酸自然不足为外人道。

nbsp;nbsp;nbsp;nbsp;说是整治酒席,中午是三叔烹的羊肉,锦娘夹了几筷子,就见荣娘拿出乔迁的礼物来,她送的是两厓细布,一厓是靛蓝的,另一厓是水红的,还包了二百文给莹娘。

nbsp;nbsp;nbsp;nbsp;锦娘看着很奇怪,为何大姐不把这些铜子儿倾成银子,她在周家的时候,多是见过金银锞子,或者是银珽。后来她去倾银铺,才知晓其实也不一定是那种重的都拿不动的银子,人家那是极其富贵的官宦人家,因此,她上次让爹娘去倾了五分和八分的银子,放在荷包里也好送人,这般还十分体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