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千言万语只剩下细密绵长的沉默。
苏甄儿知道,陆麟城要与她和离,就是想让她远离此次危险。是她执意回来,想与他一道并肩而行。
黑暗中,苏甄儿听到自己微哑的声音,“我不会死,你也一定要平安回来,好吗?”
两人十指交握,黑暗中只能模糊看到彼此人影,却皆触及真心。
陆麟城道:“好。”-
九月,禁军统领肖尧伙同庸王造反。
十三连同一队鬼面军被陆麟城安排留守王府,苏甄儿吩咐众人关闭府中大门,守好进出口。并将府中各处都点上灯笼,插上火把,一瞬时,整个王府瞬间光亮起来,没有一点可藏人之处。
苏甄儿换上干净利落的骑装,背上箭筒,手持长弓立在院中,表情严肃的安静聆听府外动静。
“王妃,外面乱了。”十三从墙上跃下,表情严肃。
“我知道了。”苏甄儿点头,转身面向众人道:“我们府中有军队在,自然比外头安全,要乱也是从里面先开始乱。我今日要告诉大家,你们守的不是王府,是家中寄托,今日留在府中的都是家生子,一家子都在府内,为保家人平安,也为了保自己平安,我相信大家知道该怎么做。当然,过了这场乱战,我也不会亏待大家。”
苏甄儿早已安排好,只留下府中家生子和签了死契的家奴。
不过为了避免府中内乱,她还是出来说了这么一番话。
女人声音不大,可字字句句却直击人心。
“王妃放心,我们一定守好王府。”
“对,一定齐心协力守好王府。”-
夜色浓稠,闷热的空气夹杂着血腥气四散。
“走水了,走水了!”
宫内起火,太监宫娥们到处搬人救火。
周玄祈独坐御书房内,望着大开的门窗,慢条斯理打开一本奏折。
下一刻,身穿禁军服的禁军统领肖尧进入御书房,“陛下,宫内走水,还请陛下随臣暂避。”
周玄祈身形未动,落下一笔,“肖大人,你从前是跟着先帝的。”
肖尧面色不变,恭谨道:“是。”
“那在跟着先帝之前,你又是跟着谁的?”
肖尧面色瞬间阴沉,单手按住了自己腰间长剑。
“肖大人不说,朕替你说,是庸王殿下那位外祖父吧?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封狼居胥,无上荣耀,最终却落得个谋逆的下场。”
“那不是谋逆,是诬蔑!”肖尧的面色涨得通红。
他年近四十,还年轻,不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一家惨死,是太后秘密将他救了出来,改名换姓一路扶持走到如今地位,他也知道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今日。
“那不是诬蔑,就是谋逆。”周玄祈神色冷静的反驳肖尧,并将手中当年姚家谋逆的密信证据扔到他面前,“你自己看看吧。”
“别信他。”一道声音从肖尧身后响起,庸王手持沾染着血色的长剑,一脚踩住那封密信,“区区一封信,如何能作为证据。”
“呵,”周玄祈低笑一声,“那庸王殿下有什么证据证明,那并非谋逆呢?”
肖尧下意识将目光投向庸王。
庸王冷笑,骄傲自负的他懒得狡辩,“蠢货,就算是真谋逆,你现在反水,也难逃一死。”
肖尧愣住了。
显然,他没有想到当年谋逆一事居然是真的。
所以,他的父母亲族,并非是被冤枉的,而是真的犯下滔天大罪。可是他现在,确实已经没有选择了。
想到这里,肖尧抬剑,指向了周玄祈。
周玄祈摇了摇头,将目光转向庸王,假装无知,“庸王殿下深夜提剑入宫,不知所为何事?”
“自然是来救驾。”庸王睁着眼睛说瞎话,大踏步走向周玄祈,“只要陛下写下传位诏书,本王必保陛下性命无虞,安乐后半辈子。”
周玄祈叹息一声,“如果朕不写呢?”
“那就怪不得本王,送陛下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