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 584大哥(第1页)

584大哥(第1页)

王新军听完刘黑豆那番详尽的介绍,吧嗒吧嗒嘴,把脑袋扭过来,目光在赵振国和一直闷声不响、像根木头桩子似的周振邦身上来回扫了几圈,问道:

“你俩心里头是咋想的嘞?都说说看法呗。”

周振邦挠了挠后脑勺,手指在头皮上刮出“沙沙”的声响,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闷声闷气地开口道:

“要我说啊,咱就走陆路,走那西线,你们觉着咋样?西线虽说潮汐风险大点,可隐蔽性强啊,说不定能躲过那些巡逻的,顺顺当当就过去了。不过。。。。。。。

巡演的第十七站,他们来到了云南与贵州交界处的一个苗族村落。这里地势险峻,山峦起伏,村落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木楼错落有致,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落在村寨的屋顶上,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柴火与泥土混合的气息。

晨曦和林强刚下车,就被一位身穿苗族盛装的少女迎上前来。她名叫阿朵,是村寨里最年轻的芦笙舞传承人,脸上带着纯真而热情的笑容。

“欢迎你们来到我们村寨。”阿朵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说道,“这里的老人常说,只有真正懂得舞步的人,才能听懂山的心跳。”

林强笑道:“那我们就来听听这山的心跳吧。”

他们跟着阿朵走进村寨,见到了村里的长老??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名叫龙阿公。他坐在吊脚楼前的木椅上,手里拿着一根雕刻精美的芦笙,目光深邃而慈祥。

“你们来了。”龙阿公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我知道你们要来。这些日子,我梦里总有一个身影在跳舞,那是我年轻时跳过的舞。”

晨曦蹲下身,轻声问:“您还记得那些舞步吗?”

龙阿公微微点头,抬手指向远处的山头:“那是我们苗族的魂,一代代传下来。可如今,年轻人走得远了,老人们也跳不动了。”

晨曦沉思片刻,回头看向林强:“我们要编一支舞,叫《山魂》。”

林强点头:“用芦笙伴奏,用山风为节拍,让老人与孩子一起跳。”

课程开始的第一天,依旧冷清。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晨曦和林强没有气馁,而是带着志愿者们走进家家户户,邀请他们来学舞。

他们在一户人家前停下,屋前晾晒着几件苗族刺绣,屋后是一片开满野花的山坡。一位姓杨的老人坐在门前,手里拿着一根竹编的背篓。

“我年轻时,每天背着柴火走十里山路。”杨爷爷声音沙哑,“现在腿脚不便,只能坐在这里,看孩子们跑来跑去。”

晨曦蹲下身,轻声说:“您愿意和我们一起跳一支舞吗?用您的背篓,跳一支属于您的舞。”

杨爷爷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头:“好,我试试。”

晨曦为他编了一支舞,名叫《背篓情》。舞蹈动作简单,却充满温情:老人背着背篓,象征着一生的辛劳与付出,孩子从远处跑来,接过背篓,继续前行,两人相视一笑,紧紧相拥。

杨爷爷跳完,眼角湿润:“原来,我还记得怎么跳。”

“您不只是记得怎么跳,”晨曦轻声说,“您还在用舞步,告诉孩子,您这一生,从未停下。”

第二天,课程报名人数翻了一倍。第三天,整个文化广场都被挤满了。

晨曦和林强趁热打铁,开始组织小型汇报演出。他们鼓励老人们写下想对孩子说的话,再将这些话语编入舞蹈中,用动作表达出来。

“我以前觉得,我这一生就这样了。”一位姓李的老人在课堂上说,“孩子们都走了,我也老了,没什么可期待的。可你们来了,带着舞蹈,带着爱,让我重新找回了活着的意义。”

她的儿子在浙江打工,已经五年没回家。可当她跳完那支专门为母子设计的舞蹈《山魂》后,儿子竟然主动打来了视频电话。

“妈,我看到你跳舞了。”儿子在电话里哽咽,“你跳得真好。”

李奶奶眼眶红了,却笑着点头:“你也要学,下次回家,我们一起跳。”

演出当天,晨曦和林强站在后台,看着台上那些原本沉默寡言的老人,如今牵着子女的手,跳着他们教的舞,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你看,”晨曦轻声说,“沉默也能被舞步打破。”

林强握住她的手:“是啊,只要有人愿意迈出第一步,爱就会重新流动。”

演出结束后,他们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写信的是一位独居老人,信纸有些泛黄,字迹略显颤抖:

“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就这样了。孩子们都走了,我也老了,没什么可期待的。可你们来了,带着舞蹈,带着爱,让我重新找回了活着的意义。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还能跳,还能爱。”

晨曦读完,泪水滑落:“原来,我们做的不只是舞蹈教学,而是一场心灵的唤醒。”

林强轻轻抱住她:“是的,我们正在用舞蹈,让世界变得更温暖。”

巡演继续进行,他们一路向南,走进更多苗族村落,也走进更多老人的心里。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家庭关系,设计新的舞蹈课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