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却抿着唇摇头道:“父皇,这种事情不可能。”
“为何?”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看李承乾如此信誓旦旦的样子,他也是有些纳闷了。
李承乾双手一摊道:“父皇,一个人要造反必须要有人支持,不是亲人就是族人,如今的罗窦亲人都在长安,族人都在潮州。”
“没有族人的支持,单凭招安的情分,除非那人脑子有坑才会跟着他造反。”
“罗窦就算有那样的想法,十万洞僚族人儿臣轻易能够拿捏,大唐十万海军随时都能够用十万洞僚族人要挟罗窦,难道他罗窦可以不管族人的性命吗?”
“您所提只是一方面,儿臣让罗窦进入朝堂其实更重要的是搅浑朝堂这潭浑水。”
“父皇难道不知道朝堂之上秦王府一派为首,然后就是裴寂等老臣派吗?背后都是有五姓七望和关陇贵族的支持,加上寒门臣子,如今想要清洗朝堂,那么就要注入新鲜的血液。”
“僚族的加入,做大之后,能够让其余的势力感到威胁。”
“父皇,罗窦加入朝堂,对于您所谓的造反而言,利大于弊,不止可以抗衡世家勋贵,还能够招安更多的僚族加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百万僚族人,对于大唐来说是最缺的人口,所以儿臣请求父皇设立招安司,命罗窦为招安使,官至四品即可,另外给他三个官职的任免权,算是我们支持罗窦和世家勋贵对抗的资本。”
闻言,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不得不说,这番话触动很大。
十万族人的姓名,让李世民相信罗窦不敢轻举妄动,打消了造反的心思。
然后对抗世家门阀,对于李世民而言是绝大的诱惑。
老谋深算的李世民没有当即答应,而是又问了一个问题:“罗窦难道就能够抵御住世家门阀的诱惑吗?”
很犀利。
李承乾想了想,然后道。
“父皇,儿臣不敢保证,但儿臣有一点可以保证,儿臣给罗窦的绝对是世家门阀所给不了的。儿臣能为他求来四品官职,世家门阀不会为外人去求一个四品官职吧?”
“儿臣能够给他十辈子花不完的财富,世家门阀只会往自己兜里捞钱。”
“儿臣能够让他十万亲族过上吃饱喝足的日子,世家门阀同样给不了。”
,!
“所以,儿臣认为父皇所说的在罗窦那里,不可能,他还没傻到这种程度。”
嘶!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
发现李承乾才十一岁,竟然想到了这么多。
确实,在这一方面,他能给的比世家门阀多得多,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愿意效忠于太子。
可对李世民这个皇帝来说,又有些妒忌。
虽然父子俩一致对外的对付五姓七望,可同时李世民感觉到了自己的权力在慢慢的流失,倒不是朝堂的权力,而是京畿之外的权力。
下一趟江南,太子收复了江南四大家族。
去了一趟岭南,太子又收复了洞僚十万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