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就不说了,人家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能潇洒就潇洒,不知道什么时候上战场就丢命了。
所以没什么好计较的。
可一群文官,李世民可是知道这群人三天两头的纳妾,不停的收罗新罗婢,菩萨蛮什么的。
看着百官不吭声。
李承乾撇嘴道:“父皇,既然百官们不同意,那么儿臣觉得收过路费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结果,他早就预料到了。
满朝文武,最起码有一多半都在大唐钱庄存了钱。
数目还不小。
不算五姓七望和勋贵,就文官存银是武将们存银的五倍有余,更加别说那些世家勋贵了。
李世民挑了挑眉。
虽然还不明白李承乾什么用意,可他也能够猜测到,李承乾这么做,似乎带着目的。
既然不清楚,就按兵不动。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陛下。”房玄龄是个聪明人,第一个捧着笏板站出来拱手道:“臣觉得太子殿下所言有理。大唐受辱,等于陛下受辱,等同于百官和百姓们受辱。”
“臣愿意捐五百贯,以资雷霆炮量产。”
有一个带头的,接下来便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了。
“臣附议,愿意捐五百贯。”
“臣附议,愿捐三百贯。”
“臣附议,愿捐二百贯。”
。。。。。。
这些官员都是老油条。
房玄龄可是国公,而且是二品,捐五百贯。
品阶比不过他的,都会少捐一些。
看着呼啦啦十几个人站出来你,李世民看了眼李承乾,咳嗽两声道:“玄龄所说有理,太子说的也不无道理,那么朕也从内帑中拿出一万贯来资助雷霆炮量产。”
皇帝都开口了,其余的官员再不情愿,也要多少捐一点。
最终五姓七望的官员每人捐了一百贯。
关陇勋贵官员每人也是捐了一百贯。
听见这些捐款,李承乾依旧是不满意的皱起了眉。
加上李世民的一万贯,加起来才十万贯都没有,这怎么够?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