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是什么地方?
圣地是整个奈恩大陆的最中心,被称为“人世最后的净土”,也被称为“奈恩之心”。
圣地不属于奈恩的任何一个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教会国,其由光明教会的历任教皇所统辖,虽然国土面积甚至及不上里昂一个大领主的领土,但它却是整个奈恩大陆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度。
不仅每个国家每年都要派外交大使前往圣地朝拜,而且各国军队都有戍卫圣地安危的责任,这是四国和圣地多年以来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为何圣地会在奈恩大路上有如此的地位呢?
那就要从千年前那场人魔大战说起了。
彼时诺德人还未西征,萨米尔也只是神圣里昂的一个省份,更莫说如今的自由之地。
那时的神圣里昂帝国正是着奈恩大陆上唯一的王。
一年,天空忽现血月,一轮满月如巨大的血色瞳孔般在天空中悬挂了足足三个月才消失。
那时的人们还不以为然,以为只是寻常的天象异变。
可血月消失一周之后,奈恩大陆的最中央,原是一座大城的海宁忽然在一夜之间陷入地面,不见踪影,全城居民无一幸免。
而海宁陷落之后,那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不见底的深渊。
帝国派出一支军队前去探查,不料深渊中忽而飞出无数魔物,那支军队与魔物厮杀了好几天,最终全军覆没,尸骨无存。
此战举国哗然,此后一段时间里,各大领主响应皇室号召,纷纷前往海宁深渊参与战斗,阻碍魔物继续屠戮周边的人,可那深渊中的魔物仿佛无穷无尽,杀之不尽,灭之不绝,眼看领主们手下的兵都快被杀没了,深渊中还是冒出越来越多的魔物。
甚至还有高阶的大魔从深渊中冒出头来,窥视着这片肥沃的土地。
在此危急时刻,化身人形在奈恩布施的天父维米尔站了出来,他借由教皇之躯组织起神圣骑士团,神圣教士团和神圣牧师团,开始有组织地诛灭妖魔,并且在里昂皇室和各个领主的配合之下,真就把那些难缠的魔物杀得节节败退。
此举似乎激怒了深渊中的大魔,越来越多的高阶魔物从深渊中涌出来,在那时的四大魔王的带领下,疯狂地进攻着维米尔所组织的神圣兵团。
那一战,真的是尸堆如山,血流成海,彼时的里昂帝国人口几乎去掉了一半。
人族生死存亡间,天父维米尔在海宁深渊之口现出神躯,以光明的信仰为力量独战地狱四大魔王。
并以神魂受创为代价,将四魔王杀退回魔界。
接着又以神格作阵法,封住了海宁深渊前往奈恩的入口,将所有的魔物全都堵在了阵法之下。
经此一役,天父维米尔在奈恩的威望达到了最高峰。
但神魂受创的天父自此也不得不进入一段漫长的休养期,再不能下得人界来。
里昂帝国将海宁一役的战场单独划分出来,誉为圣地,归光明教会管辖,以此纪念这场于各族而言都是意义非凡的战争。
此后多年,光明教会的大教堂在里昂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在众多的教堂中,有一座最特殊,那就是位于圣地最中心的威尔大教堂。
这个教堂的名字就是维米尔在人间的化名,它的存在,既是教首,亦是为了镇压封堵海宁深渊之下的魔物。
历任教皇接任洗礼之时,都会在天父的神像面前起誓,此生坚守威尔,以己之躯,守护万千生灵,阵在人在,阵毁人亡。
数百年来,所有的教皇皆坚守传承,从不离开威尔教堂半步,死守圣地。
而如果四大国的君王想见教皇,也得亲自到圣地一趟,并要俯首称臣,跪拜觐见。
正因为圣地的地位极其特殊,所以四国纷争的那个年代,他们还特意围绕着圣地设了一道隔离带,每次进军都绕着圣地走,以免惊扰到这一方净土。
而往往两国想要休战,也会请圣地的使者牵头,达成和解。
圣地除了威尔大教堂之外,还有十二个村庄,它们如众星拱月般将威尔教堂围在中间。
这些村庄大多是僧侣和修女所住,他们平日里参与劳作和礼拜,并且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由于圣地里面的人都是持戒的,所以没有生儿育女之说,这里的下一代指的是苦行的僧侣或者修女们从外面带回来的孩子。
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流浪儿,或者是在战争中失去家人的孩子。
这些孩子在僧侣和修女们的教导下长大,从小就拥有极其坚定的圣心和极高的自理能力。
长大之后,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有些会成为新的僧侣或者修女,继续教导下一代。
有的则晋升为神父,进入威尔教堂里任职。
坚毅点的孩子会选择成为圣战士,承担起巡守圣地的责任,而更优秀的,则会进入赫赫有名的神圣骑士团,成为圣地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