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微微一怔,随即挤出一丝熟练的笑容,说道:“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一点小事,不碍事的。”
朱棡看着朱樉,眼神中满是真诚与关切,劝说道:“二哥,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如今削藩的计策已经确定下来,咱们兄弟以后相聚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多的,弟弟们都在你身边呢!”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二哥,现在这宴会也差不多要结束了,要不我陪你先离开,去看看二嫂吧?我也确实好久没去祭拜二嫂了。”
朱樉微微苦笑了一下,仰头将杯中剩下的酒水一饮而尽,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老三,你有这份心意就足够了。你二嫂她呀,向来都是豁达之人,她不会在意这些的。”
说罢,朱樉再次举起酒杯,将辛辣的酒液一饮而尽,试图用这浓烈的灼烧感去驱散心中那丝丝缕缕的凉意。
然而,那凉意却如同附骨之蛆一般,紧紧地缠绕着他,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
···
很快,年夜的聚会在欢声笑语中逐渐步入尾声。
殿外,夜色深沉,宫灯的光芒在寒风中微微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场盛大的团聚画上句号,故而,也该谈谈正事了。
朱元璋坐在主位,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他满含期待地看了一眼朱标,随后微微侧头,对马皇后使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马皇后心领神会,微微点头,目光温和地扫过朱标、朱樉和朱棡,随即开口道:“老大、老二、老三,你们跟娘来一趟坤宁宫吧!娘有点事跟你们聊聊。”
朱标兄弟几人听闻,皆是一愣,彼此诧异的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惑,不知自家娘现在找他们是所为何事。但很快,他们便纷纷点头应下,起身随着马皇后离开热闹的大殿。
一行人脚步匆匆,很快便来到了坤宁宫。
此刻的坤宁宫内空无一人,早就被马皇后安排人屏退,此刻安静得只能听到众人轻微的脚步声。
宫室内烛火摇曳,暖炉散发着淡淡的热气,却仍让人感觉到一丝寒意。
马皇后一进宫内,径直走向朱樉,将方才命人准备好的手炉递到他手中,语气中满是关切与嗔怪:“换一下吧,你那个手炉都多久了,也不说让人去换一下。瞧你,大冷天的,可别冻着了。”
朱樉微微一愣,旋即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开口道:“娘,我没事,总归冷了些,不差这点热气。这都入冬多久了,我早就习惯了。”
马皇后听闻,凤眸微微一瞪,佯装生气地把一旁的炭盆朝着朱樉又推近了一点,同时忍不住数落道:“你那身子差成什么样了,一点也不注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府上冷的疼的,睡不好!”
朱樉无奈地耸耸肩,像是个做错事的孩子,没敢再应话。
他这副模样,看的朱标和朱棡一阵又气又好笑,气氛也随之轻松了几分。
而就在这时,朱元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他扫视着几人,神色严肃,片刻后,缓缓开口道:“咱今个想跟你们几个商量个事。咱和你娘商量好了,咱朱元璋准备退位!!!”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掀起千层浪。
朱标脸色骤变,当即就不干了,一脸慌乱地向前跨出一步,急切地准备劝阻朱元璋:“爹,万万不可啊!您在位期间,大明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这江山社稷还离不开您啊!儿子怎能在此时接下这重担,还望爹收回成命!”
至于一旁的朱樉和朱棡,听到这个消息,先是满脸震惊,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但转瞬之间,他们的脸上却是大喜。
毕竟,大哥朱标若能登基,以其仁厚睿智,必定能将大明治理得更好,毕竟小朱明面上可没老朱那么大的杀心,又尊敬读书人,那些文臣可不得掏出心肺努力当牛马?
朱元璋将三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微微点点头,虽然早就猜到了朱樉朱棡的心思,但此刻确定了,也是轻松了几分。
随即目光看向朱标,轻轻瞪了一眼后,语重心长地开口劝道:“老大,你听咱说。现在大明,内有贤臣辅佐,外无强敌威胁,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忧患了,都让你那好弟弟杀光了,咱也放心让你去登上那个位置!”
“咱以前不过就是个破和尚,四处要饭为生,能当这个皇帝十多年,已经足够了,也该和你娘去享享清福了。”
顿了顿,朱元璋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朱樉,随后又缓缓说道:“这些年,你们几个兔崽子做的事,咱都看在眼里,做的很好,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也帮咱改了不少错,错就是错了,咱认!不然,到头来,吃亏的都是百姓!咱也没那脸去见你们爷爷奶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