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帝悠悠的道:“以往朕喜欢琢磨下面人的心思,现在却不用。”
可哪怕是不思索,脑海中依旧惯性的甩出了几个答桉。
1:梁靖担心日后被清算,所以急着立功来平衡自己为伪帝效力期间干的糟心事儿。
2:梁靖为了儿子的前程,愿意捂着鼻子去忍受官场上的恶臭。
3……
……
“杨逆的麾下攻打的越发勐烈了。”
城头,在一波进攻结束之后,守将肖军眯着眼,“他这是急了?来人!”
“在!”
“禀告陛下,杨逆急了,攻势越发勐烈。臣,当誓死与阳陵关共存亡!”
当下局面大好,可肖军这般说,身边的几个将领都笑了。
和亲人之间的报喜不报忧不同,对于将领们来说,夸大甚至是杜撰自己遭遇的困难,是一种请功的方式。
“希望杨逆的攻势更勐烈些!”
……
两千悍卒进山了。
果然,哪怕是不是山民出身,可在山道中,那些悍卒的速度依旧能让梁靖羞愧难当。
体能不是一个级别的后果,就是梁靖当日累趴下了。
第二天,起来后,梁靖一跺脚,意外的发现身上只是轻微的酸痛。
“大哥不错!”孟老二赞道。
王老二也有些好奇梁靖的坚持,“首功和大功都是你的,你这是图个什么?”
王老二做事儿从不进取……除非是收割人头。
所以看到梁靖这般热衷于寻找立功的机会,他觉得有些奇怪。
“为陛下效命,在所不辞!”
梁靖用套路应付了王老二,得了一片肉干,“这话我喜欢!”
但凡是效忠皇帝的人,都是王老二的朋友。
“大哥,别太拼命了。”孟老二寻机劝梁靖,“毕竟你岁数也不小了。”
“没事。”
梁靖的眼中多了些坚毅之色。
第二日上午,他们到了那个小村子。
在上次走之前,梁靖留下五十军士看守村子,不许人外出。
“得罪了。”
这些人被放了出来,刚想发牢骚,一个钱袋被丢了过来。
一个猎户接住,打开一看,呆住了。
“是金子!”
钱袋里是两块金子。
“事成后,你等的孩子可去学堂读书,这是陛下给的恩典!”
猎户们欢喜不已,当即自告奋勇要带着他们去。
“会死人的。”梁靖好心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