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9章
“那宋某就却之不恭了。”
皇城距离通州虹桥的距离不是很远,得益于京城通往通州的道路,已经换乘了水泥路,朱由检一行人并未乘坐漕船,而是沿着笔直的水泥路一路往东。
透过玻璃车船,看着路上一眼望不到头,被勒令暂时靠边停靠的四轮马车,朱由检转头看向伺候在旁的方正化道:“现在京城和天津卫之间,往来的商贾和马车很多吗?”
方正化掌着西厂,对京城的大事小情,也算是有些了解,闻言答道:“回皇爷,随着我大明和朝鲜、扶桑的往来越来越多,出入天津港的海船也越来越多。”
“这些海船运进来、运出去的货物,大部分都需要从京城周转,所以往来的商贾和马车数量也是与日俱增。”
朱由检微微颔首道:“看来当初倪元璐说得没错,京城到天津卫的铁路,或许真的可以提前盈利。”
“皇爷,京城到天津的铁路是可以盈利,但京城到西安的铁路,恐怕。。。。。。”
看着方正化一脸的忧色,朱由检笑道:“这个问题不是之前就讨论过了吗啊?像铁路这种东西,是不能单纯只看盈亏的。”
“西域那地方,对将来的大明很重要。”
“朝廷必须想办法,加强对西域的掌控力度。”
看了眼外面的那些马车,朱由检继续道:“况且,西域也并不是真的那么荒僻,至少那里极为的适合种植棉花。”
“随着各地建立的纺织工坊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棉花数量也会逐年上涨。”
“南方那边的土地,还是用来种植粮食和桑树的好,棉花索性就放在陕西、甘肃、西域等地。”
“这样一来,还可以加强内地和西域等地的联系。”
方正化举一反三道:“就像是如今的漠南草原,那些牧民们每年通过牛羊和羊毛,就可以不缺衣食,也不想着南下打草谷了。”
“就是这个道理,朝廷对这些边疆的治理,还是要以经济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
说到这里,朱由检又想起了西域的洪承畴他们。
“也不知,洪承畴他们现在如何了。”
“回头你就去告诉李若琏,军情司要加强各地的消息传递速度。”
“是,皇爷,臣回京就。。。。。。”
“算了,算了,这件事还得落在方以智他们身上。”
在没有电报,没有电话的时代,指望锦衣卫大幅度提高消息传递速度也不现实。
方正化有些不解道:“皇爷,方以智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臣倒是觉得,不如让锦衣卫那边多准备一些鹞鹰和信鸽。”
朱由检摇了摇头道:“你不懂,电可是个好东西。”
“不只是可以照亮和催动风扇,还可以用来传递消息。”
“电?传递消息?”
这回,方正化愈发的不解了。
朱由检也没有再继续解释下去。
他对方以智还是有信心的。
当初,他不就凭借自己的三言两语,一点点的皮毛,就手搓出了电动机吗?
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上,能够考中进士,还能将自然科学研究到一定的深度,就连朱由检也不得不承认,方以智这人的智商,绝对超过绝大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