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虽然罢黜了顾衍的并州牧之职,却对其麾下的重要文武官员大加封赏,许以高官厚禄。
从军中的将领到地方的郡守,几乎人人有份,意图就在于挑拨离间,让这些人对顾衍产生异心,甚至取而代之。
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也最显董卓险恶用心的一条,便是任命刘备为新任并州牧。
此时的刘备,名声并没有显现。
稍微有些许的名声,也是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参与了平乱。
但是刘备乃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
现在虽然董卓把持朝政。
但汉室天下依然有一定的威望。
这威望主要来源于几个刘氏诸侯。
分别是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扬州牧刘繇。
如果再加一个并州牧刘备。
那么刘氏的汉家天下,将声威大震。
所以,不管是董卓还是天下的诸侯,他们都不信刘备不动心。
刘备此时已经是定襄郡的郡守。
他他有两个结拜兄弟,分别是关羽和张飞。
关羽名声不显。
张飞已经是万人敌的猛将。
他们兄弟三人,在顾衍麾下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朝廷,将并州牧这个象征最高权力的职位授予刘备,无疑是在顾衍的心腹中埋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
董卓相信,没有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尤其是在名正言顺的“大义”面前。
一时间,无论是身处长安的董卓,还是散布各地的诸侯,目光都聚焦在了并州。
他们在等待,等待着预想中的内乱爆发。
他们在想象,刘备会不会振臂一呼,夺取顾衍的权力?
那些被封赏的将领们,会不会暗中串联,响应朝廷号令?
他们笃信,基于人性的贪婪、野心与对权力的渴望,并州的稳定只是暂时的假象,一场血腥的权力更迭即将来临。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并州依旧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预想中的兵变没有发生,官员间的倾轧也未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