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屿重新点开图片,这次更加仔细的观察起来。
这一次王屿心中那种不对劲的感觉更为明显。
但任师傅只发来了一张静态的照片。可供王屿参考的信息实在太少。
王屿干脆一个电话打给了任师傅。
不是直接问他要答案,而是让他再给自己多发几张照片。最好是能有视频。
这种感觉就像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人,越看越熟悉。甚至名字都已经到了嘴边。但就是差那么临门一脚。
那种感觉就像好几个猫爪子在心上搔。不弄清楚觉都睡不好。
任师傅似乎很能了解王屿的心情。并没有揭秘,电话都没挂就按他说的补发了照片视频。
电话都还没挂断,王屿的笑声就传了过来。
任师傅不紧不慢语带笑意的问道:“看样子王老板已经有答案了。”
王屿:“找出原因觉得心情舒畅。但我搞不懂这么做图什么?在原石的皮壳上做雕刻,让它能卖个好价钱我理解。但这么做代价也不低。时间跟造价的成本也上去了。”
任师傅没有回答,而是问道:“王老板,你觉得那块莫西沙原石,加工过后的市场价值是多少?”
王屿沉吟了一下。比巴掌略大一圈的原石,厚度不错。重量应该能有个三公斤上下。
就雕刻后的品质来说,时尚零售公斤价差不多能合到五位数。
整块料子下来差不多三万块。
看起来价值还不错。
但这还没加料子本身的成本跟雕刻师的手工费。
这个念头才刚冒出来,任师傅就说道:“我又给你发了几张图片,你再看看。”
王屿打开免提,找出自己跟任师傅的聊天界面。
就看到了他新发来的一组原石图片。
几张照片拍的都是同一块原石。
正是刚才那块莫西沙。
王屿能认出来,完全是因为形状以及提前的心理准备。
因为可能是雕刻的原因,就连皮壳的颜色光泽似乎都有所不同。
尤其在以照片的形式呈现时,这种变化格外分明。
而皮壳上的纹路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现在看多少呢,王老板?”任师傅又问道。
王屿长长的呼出口气,“现在公斤价也就看个两千左右……”
这话说出口,王屿自己也就有了答案。
三万跟六千之间,整整两万四千块的差距。
就算雕刻师雕一块这样的原石收四千的工费,都还有两万。
这还只是一块料子。
像是预料到王屿此刻的想法,任师傅笑着说道:“雕这么一块料子,他到手两千的加工费。”
比王屿预想的还要低。
“不过,这不算市场价。他们这行有点看石下菜碟的意思……”
说到这里,任师傅的声音多少透出几分不好意思,“其实我们常规雕刻也是如此。不过,我们雕刻受制于料子品质的本身,对最终成品定价没什么影响。基本上什么价格区间的料子,就上多少钱的工。他们这个更夸张一些。是雕刻出来的东西看多少的市场价,然后在原先谈定的基础上增或者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