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朝代互换:祖龙开局就上吊!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斗智斗勇(第3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斗智斗勇(第3页)

“可惜啊,诸葛恪也不错,就是太过冲动!”

朱元璋转头对刘伯温说道。

“伯温,你看这姜维,虽然打赢了这一仗,却也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兵。

这用兵之道,真是微妙啊。”

刘伯温微微颔首。“陛下所言甚是!

姜维此战,可谓是败中求胜,胜中求退。

他深知粮草的重要性,也明白穷寇莫追的道理。

此举看似无奈,实则是保存实力的最佳选择。”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陛下,这粮草对于行军打仗来说,至关重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真是诚不欺我。”

朱元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粮草乃兵马之命脉!

这姜维真是深谙此道。”

朱元璋说着,伸手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眼神中充满对姜维的赞赏。

刘伯温捻着胡须说道。

“古人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粮草转运之法,历来是兵家要务。

想那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军粮运输问题,曾设立漕官,专门负责漕运。

后世更有‘漕渠’之设,唐宋皆沿用之,不断完善。”

他说着,抬手比划了一下。

“但即便如此,粮草运输损耗巨大,屯粮亦是难题。

尤其遇到战事胶着,粮道受阻,便容易陷入困境。”

朱元璋听得入神,连连点头。

“诚如伯温所言,朕当年北伐,粮草转运也是一大难题。

幸得诸位将士浴血奋战,方得始终。”

“太祖所言极是。”

赵匡胤接过话茬。

“我朝亦设有转运使,负责粮草调配。

只是冗官冗费,效率不彰,终究也是一大弊病。”

李世民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讨论。

“我大唐盛世,国力强盛,粮草储备充足,方能支持四方征伐。

然则运输损耗,亦是令人头疼。”

几位帝王你一言我一语。

从古代粮草制度的优劣,聊到屯粮技术的改进。

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