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吴国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尤其是陆逊!
此人用兵谨慎,颇有谋略,不可小觑。
此次出兵,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他抬手整理了一下衣冠,步入政事堂。
政事堂内,气氛肃穆。
巨大的圆桌周围,众将正襟危坐。
杨广大步流星地走进政事堂,目光扫过众人。
众将立即起身,齐声道:“参见陛下!”
杨广抬手示意众人坐下,走到主位。
“诸位将军,今日召集尔等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方才接到紧急军情,吴国君主孙权已薨。”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
一名身着铠甲的将领起身抱拳。
“陛下,孙权病逝,吴国内部必然空虚,此乃天赐良机!
我军应当立即出兵,攻取吴地!”
另一名将领则持不同意见。
“将军此言差矣!
吴国虽失君主,但朝中仍有陆逊等能臣武将,我军不可轻敌冒进。”
姜维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缓缓说道。
“陛下之意,亦是如此。
孙权之死,于我大蜀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军需做好万全准备,方能出兵。”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吴国的疆域,沉声道。
“陛下已派出探子前往吴国,打探吴国内部局势!
我等需静待探子回报,再做定夺。
此先需得召集兵马,做好前期工作!”
众将领命,各自起身,抱拳道。
“遵命!”
随后,他们前往各自的军营。
调兵遣将,准备粮草,积极备战。
数日后,姜维派出的探子乔装成商旅,混入吴国境内。
他们分散行动,深入吴国。
打探新君孙亮继位的情况,以及陆逊等重臣的动向和吴国军队的部署。
小心翼翼地收集情报,并将情报秘密送回大蜀。
“陛下,根据探子回报。
吴国新君孙亮年幼,朝政由太傅诸葛恪、大将军孙峻等人把持。
吴国边境守军懈怠,军备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