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已经看到了大运河建成后的繁荣景象。
一位武将出身的大臣指着图纸上标记的几处险要地势。
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陛下,这几处地势险峻,施工难度极大,恐怕……”
他话未说完,便被一位工部官员打断。
“将军有所不知。
丞相在信中已经详细说明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之法。
并列出了所需的物资和人力。”
刘禅微微颔首,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太傅在信中已经考虑得十分周全。
朕意已决,即刻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大运河的修建事宜。”
他环视群臣,目光落在一位经验丰富,素以干练著称的工部尚书身上。
“李大人,此事就由你全权负责,务必保质保量地完成!”
李尚书连忙出列,躬身领命。
“臣等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李尚书领命后,立刻召集了各地官员和工匠。
根据诸葛亮的规划图纸,开始进行实地规划。
他将大运河的修建工程划分成若干个区段。
每个区段都指派专门的官员和工匠负责。
同时动工大大的提高了修筑速度。
官员们则在一旁监督指导,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计划进行。
数日后,诸葛亮千里迢迢回到宫中。
大运河的动工仪式也准备就绪。
在诸葛亮亲自择的吉日里,大运河修筑正式动工。
刘禅身着龙袍,在众臣的簇拥下,缓缓登上高台。
“朕今日在此宣布,大运河正式动工!”
他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工地。
工匠们和百姓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刘禅继续说道:“大运河的修建,关系到国家和百姓福祉。
朕希望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员,都能尽心尽力。
早日建成这条造福万民的大运河!”
刘禅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各地工匠和士兵纷纷拿起工具,热火朝天地投入到运河的修建中。
纷纷拿出自己吃奶的力气,挥汗如雨地挖掘河道。
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搬运石块,有的夯实地基。
河岸边,运输物资的车辆也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