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还在为当年的辛劳而感到遗憾。
清圣祖康熙皇帝则若有所思。
“这刘禅看似昏庸,实则大智若愚啊。”
宋太祖赵匡胤捻着胡须,哈哈大笑。
“这诸葛亮,真乃神人也!朕倒是好奇,这大运河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竣工?”
明太祖朱元璋则眉头紧锁,沉声道。
“这等规模的工程,耗费巨大,须得几代人的坚持不懈啊。”
唐太宗李世民赞许地点了点头。
“诸葛亮治国有方,想来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江澈回到府邸,立刻召集了府中的工匠和负责工程的官员。
庭院里,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摆满了图纸和测量工具,气氛忙碌而有序。
江澈指着其中一张巨幅地图,沉声道。
“诸位!
大运河的修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等肩负重任,务必全力以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为了商议具体的修建事宜。
并开始着手制定详细的规划图纸。”
一位老工匠上前一步,拱手道。
“大人,咱们大隋疆域辽阔,地形复杂。
若要制定完善的规划,恐怕需要实地勘察才行。”
江澈点点头:“老先生所言极是,我正有此意。”
此时,诸葛亮走进庭院。
对着江澈拱手道。
“镇北大将军,臣愿与工匠们一同前往勘察地形。
以便尽快确定最佳方案,早日开工。”
江澈闻言大喜,对众人说道。
“诸位先下去准备,待我与太傅商议妥当,再行安排。”
众人领命,纷纷退下。
二人一同进宫,将此事告知刘禅。
刘禅听闻,一把拉住诸葛亮的手臂,神情焦急。
“相……太傅,此事万万不可!
您乃国之重器,怎能轻易涉险?
况且,朕…朕离不开你,这江山社稷也离不开你啊!”
诸葛亮无奈地看了一眼刘禅,又看了看江澈,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轻轻拍了拍刘禅的手背,放缓了语气。
“陛下,臣明白您的担忧,但修建大运河事关重大。
身为陛下的臣子,自当身先士卒,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