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节在端午。往年的这个时候,北京城中的富绅豪商们早就携家带口的出城踏青,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而胸怀大志的儒生士子们则会聚在一起登高望远,针对当下朝野间的局势高谈阔论一般,顺表"以诗鸣志",表达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但天启三年的这个端午节,本应人头攒动的北京城却因为西南边陲的"隐患",显得有些"冷清",少有人敢在如此敏感的当口上招摇,以免引火烧身。相比较北京城外的郁郁葱葱,近些年来经历了各种风浪的百姓们更愿意将精力用于抢购日常所需的粮食,以免重蹈去年夏天的覆辙。毕竟西南虽然距离朝廷中枢足有数千里之遥,朝廷纵使抽调粮草,应当也不至于影响到国都所在的京师,但打仗这种事谁又说得准呢?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可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选可都选好了?"漫步在前门大街,望着周遭冷冷清清的店铺以及堆积在巷尾没有及时清扫处理的垃圾,乔装打扮过后的朱由校便是神情冷峻的朝着身旁的御马监提督太监询问道。作为在宫中权柄仅次于"内相"的二号大裆,奉旨提督御马监的曹化淳除了能够节制护持宫中的"腾骧四卫"以及掌管各地马场牧场,还负责管理属于"皇帝私产"的皇店和皇庄。所谓"皇店",便是指由皇帝授权设立,同时兼具税收与管理商业经营职能的官署机构,其"创建者"为武宗时期的大太监刘瑾。经过百余年的传承更迭,如今隶属于"皇室"的知名店铺共有六家,主要经营物资为各种动物的皮毛以及由江南织造局出品的"纺织品",销售渠道为蒙古诸部及各地边陲土司。"启禀陛下,人已经在铺子里候着了"御马监提督太监曹化淳心中虽然不解作为大明之主的天子为何突然开始关心这营生买卖,却也不敢敷衍了事。"做的不错,"听到这里,一路上表情颇有些严肃阴郁的年轻天子终于露出了满意之色,并不自觉加快了脚步,朝着不远处隶属于皇室的"宝和店"而去。宝和店作为北京城中人尽皆知的"皇店",平日里虽然不敢说人山人海,却也吸引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行商,每日光是负责在此维系秩序的五城兵马司差役便有十余人。但今日因为朱由校驾临的缘故,店铺不仅关门歇业,就连负责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也换成了甲胄齐整的京营虎贲,街道上还有不少锦衣卫混迹于人群中,满脸横肉的盯着准备在"宝和店"外驻足的百姓。"草民王实,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司礼监掌印等贴身内侍的簇拥下,额头上已是微微有汗珠的年轻天子越过院落,行至后院堂屋,而早已在此等候的一名中年人则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断抖动的脸颊上写满了激动和惶恐。他老王家虽然从嘉靖年间便开始负责替宫里打理这"皇店",但几代人加起来的兢兢业业,也不过让他混到了一个"主事"的差事,而像他这样的"主事",光是这"宝和店"便有十余人之多。因为身份有限,他平日里能够接触到最大的"贵人",便是那名义上管辖"宝和店",实则一年都来不了一次的提督太监。可就在几天前,原本鼻孔朝天,对他们这些"主事"不屑一顾的提督太监却突然换了一副面孔,不仅对他们嘘寒问暖,并且还"自掏腰包",一次性为他们补齐了历年所拖欠的"分红"和"工钱"。昨日晌午,他更是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告知,说是宫中有"贵人"要见他,言语间充满了巴结和热情,他在头脑一片混乱之下,甚至还与那宝和店的提督太监皆为了"异姓兄弟",尽管二人的年纪足足相差十余岁之多。"不必紧张,免礼平身吧。"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落座之后的朱由校唤起眼前战战兢兢的中年人,并直接开始了考究:"宫中皇店都经营着什么生意?每年利润几何?又有多少被送进宫中?"以"宝和店"举例,隶属于皇室私产的"皇店"所经营的生意虽然不是垄断行业,但因背靠皇室,却也吸引了不少想要"投机取巧"或者借此与宫中攀上关系的有心之人。故此这"皇店"每年倒也能够给宫中提供数量不菲的进账。"敢叫陛下知晓,"问及自己最为擅长的事宜,瞧上去约莫五十余岁的王实心中虽然仍是激动万分,但表面上却已能够维持最基本的平静,声音也不似之前那般颤抖:"京师皇店大多经营着皮草和纺织的生意,有时还会涉及到棉花和酒水""皇店利薄,主要进项还是靠着对各地贩运的杂货征收税银,每年可从中获利数万两。"大明官僚机构冗杂,本应由户部专门负责的"税收"却被分摊到了各式各样的衙门和官署头上,就连这"皇店"都拥有着对部分商品收取赋税的权利。"至于交由宫中的款项,"提及最为关键的问题,王实的声音有所停顿,但最终还是迎着朱由校的审视汇报道:"按照以前的规矩,皇店每年收取的赋税及京营利润分成应当被分为两份,正项税款交予宫中,余银则为提督内臣公用。""不过从小人担任主事开始,这规矩便是形同虚设,每年交予宫中的款项皆由公公们自行决定。""小人斗胆,每年都提前对账本予以备份留档。在朱由校面前,瞧上去忠厚老实的王实毫不犹豫的"出卖"了昨日才刚刚跟他结为异姓兄弟的提督太监,眼神显得十分平静。闻听此话,堂屋中的气氛瞬间冰冷如铁,司礼监掌印王安和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两位大裆的目光如刀,径自看向在庭院外等候的提督太监们。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竟然连皇爷的钱都敢贪?不同于义愤填膺的王安和曹化淳,年轻天子倒是显得十分淡然,似乎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意外,但其望向王实的眼神却是柔和了许多。倒是个聪明人。:()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