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737章 燧发枪上(第1页)

第737章 燧发枪上(第1页)

次日,随着卢象升等蓟镇将校被天子于乾清宫暖阁单独召见的消息传出之后,本就不平静的朝野好似被注入一块石子,引来了无数涟漪。时至如今,纵使反应再愚笨迟缓的朝臣,也能够感受到到天子对于"武将"的信重,似卢象升,熊廷弼这等能文能武的国之干臣更是被天子依为肱骨。当明白这一点之后,本是在暗中串联的东林党人犹如在黑夜间瞧见灯塔,瞬间明白了"前进"的方向,不知多少封书信飞向东南沿海地区,殷切盼望重出江湖的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尽快解决那些不自量力的红夷人。如此,既有威望又有军功的叶向高,方才能够在众望所归之下回京辅政。晌午过后,许是厌倦了京师的纷纷扰扰,身着常袍的天子朱由校在与自己的结发妻子共进午膳之后,便在锦衣卫缇骑的簇拥下越过西直门,直奔位于西山脚下的军器局而去。建奴虽是在辽南战场屡屡碰壁,但也让朱由校无形之中感受到了一丝"被偷家"的压力。他需要抓紧一切时间,填补整饬疏于操练多年的"京师门户"。唏律律!沿着早已被整饬平整好的官道,朱由校一行人纵马而行约莫小半个时辰,便出现在巍峨雄迈的西山脚下,一座幽暗深邃的峡谷也是赫然映入眼帘。因为"军器局"肩负着"中兴"大明的重任,即便任职的工匠不准随意进出,但锦衣卫和京营仍是在峡谷外设置了对应的箭楼和岗哨,另有专人负责检验腰牌。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这处原本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已然因为"军器局"的存在,俨然成为了大明的军事禁地,距此约莫三十里的小镇更是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行商走卒以及工匠和兵卒家属。"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诸多将士和锦衣卫敬畏眼神的注视下,朱由校纵马进入峡谷,眼前的景象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青山绿树已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拔地而起的平房屋舍,远处的空地上还摆放着小山高的"废铜烂铁",时不时便能瞧见大汗淋漓,赤裸着上身的工匠。"多日不见,此地倒是愈发雄伟壮观了。"翻身下马,众人簇拥着朱由校不断前行,而因朝局纷争不断,心情颇有些阴郁的年轻天子也终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无论是辽镇的建奴,还是西南的土司,亦或者山东兖州的白莲叛军,均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军器局的"脱胎换骨",近两年生产的火器火铳再也不像之前那般粗制滥造,惹得军中士卒避之不及。"臣毕懋康、徐光启、孙元化、李之藻叩见陛下。""吾皇圣躬金安。"就在朱由校对着右手方向一处工坊起了兴趣,准备近前观瞧的时候,耳畔旁突然响起了整齐划一的呼喝声,放眼瞧去只见得几位官员领着些工匠侍卫姗姗来迟,面上的表情很是兴奋激动。"免礼平身。"对于眼前由自己亲手提拔的肱骨之臣,朱由校自是不会陌生,就连那孙元化也是他钦点的武科"榜眼",如今正在工部行走,唯独后面这自称为"李之藻"的文臣瞧上去有些眼神。似是瞧出了天子脸上转瞬即逝的疑惑,与李之藻私交甚好,相识数十年的徐光启赶忙上前,主动介绍道:"启禀陛下,李大人精通西学,对于火器之道也颇有研究。""前些时日,由臣和毕大人共同举荐,经内阁允准之后,调回京师工部任职。"话音刚落,从旁陪伴朱由校的司礼监掌印也适时上前,在天子耳中低语了几句,轻声介绍了李之藻的"履历",以免君臣之间过于陌生。毕竟李之藻此前虽然也是有资格身着绯袍的四品官员,但其长期在地方上任职,担任治理河道的工部郎中?,于朝野间实在没有多少存在感。"原来如此"听了徐光启和贴身大伴王安的介绍之后,朱由校终是对眼前颇有些惶恐的老臣有了初步的认知,脸上的笑容也随之和煦真挚了许多。精通西学好啊,而且还善于治理河道?他可不是朝中那些固守成规的迂腐之辈,最欣赏的便是像李之藻这种既有一技之长,又能够主动"取长补短",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诸位卿家免礼平身。"满意的点了点头,朱由校挥手唤起眼前跪倒一片的臣子和工匠们,并在徐光启的介绍下,与几名"表现出众"的工匠寒暄了几句,惹得那几名工匠激动到无以复加,乃至于有些手舞足蹈。大明实行"匠户制度",工匠凡被编入"匠籍"之后需要父死子继,世代传承,不得脱籍分户,唯有科举或天子恩典等少数方式脱籍。但寻常匠户又如何能供得起后辈科举读书,故此这"匠籍"就好似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捆住隶属于工部管辖的数万名工匠及其后代子孙。,!在时间的长河中,因为强制服役导致江户们消极怠工,逃亡频发,故此朝廷在成化年间放宽了政策,允许工匠"纳银代役",并在嘉靖年间全面推行"班匠银",勉强让暗无天日的工匠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工匠而言,那让他们摆脱匠籍身份的银子,仍是一笔可望而不可即的数目。也正是因为"匠籍"的存在,此前军器局和王恭厂所生产出来的火器质量方才参差不齐,时常出现炸膛等情况,甚至都不如边军内部自己生产的"仿制品"质量高。而朱由校在正式选址重建了军器局之后,便吸取了原有的教训,在徐光启和毕懋康的建议下,大幅度的提高了工匠的待遇,使得原本只是敷衍了事,消极怠工的工匠们热情高涨。而朱由校这番看似有些多余的措施,却是让军器局的工匠们一扫之前的浑浑噩噩,直接调动了其积极性。"朕听说,卿家近些时日鼓捣出了一个新玩意?"挥手屏退了因为过于激动,导致全身上下都在剧烈颤抖的工匠,朱由校重新将目光投向身旁的毕懋康等人,原本平静的眼神中也涌现了一抹激动和期待。若是他没有猜错的话,毕懋康等人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将会在火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还请陛下移驾官厅!"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毕懋康便是躬身应是,黝黑的脸颊上也露出了一抹激动,显然对自己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十分自信。"头前带路!"迫不及待的点了点头之后,朱由校便沿着平坦的官道疾步而行,已然顾不上理会耳畔旁层出不穷的山呼声。:()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