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活佛虽在这短短数息之内连发绝技、大破去夏逸与月遥的杀招,但那一口真气仍未用尽!
他反手便是一掌拍向那咫尺之间的剑锋,急旋的气流再次笼聚于掌间——又是那“倒果为因掌”!
活佛心里算的明白——眼下正是身负重伤的夏逸岔气之际,他大可凭借“倒果为因掌”吸取月遥这一剑的余势,再借这一柄银缎剑刺入夏逸胸膛。
彼时,月遥必然来不及抽出没入夏逸身躯的银缎剑,而活佛便可趁此良机一记将其格杀!
这确实是最合理,也是最完美的战术——前提是,此刻握着这柄银缎剑的人不是月遥。
若是换了他人在此,绝无可能破去活佛这招“倒果为因掌”——可若是月遥,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因为月遥还有一招尚未发动——自净月宫开山祖师之后,再也无人练成的一招“仙佛同心”!
就在那急转的气流形成漩涡之时,银缎剑忽然如变戏法般自活佛眼底消失。
月遥并非戏子,她当然不能让手中的剑真的消失,只是一股神妙的奇劲将银缎剑的剑体忽地疾旋为一节节仿佛麻花拼凑而成的断剑,自活佛的视角看去,倒像是这柄六尺长短的软剑忽然消失了。
事实上,月遥与活佛之间的距离也随着银缎剑的收短而疾速变短——月遥已在这一瞬与银缎剑形成一条笔直的线,也在这一瞬与银缎剑进行着同速的飞转。
这一刻,那飞舞的身姿简直美如传说中的仙子,其剑势却又庄重的好似一尊大佛。
,!
仙佛同心。
欲成此招,高深的内力、完美的气力掌控、坚柔并存的筋骨韧性,三者缺一不可。
可若要展现此技的精髓,最重要的还是修习者那堪比仙佛、无上清净的平常心境。
古往今来,月遥是第二个达到如此心境之人。
月遥是如何臻至这仙佛之心的?
无他,唯坦然而已。
对于心中的七情六欲,坦然视之,平静处之。
净月宫的历代先辈都以为所谓“仙佛同心”便是看遍世间苦乐之后,再以超然之态面对,如此方为真仙佛。
月遥自问做不到这一点——她对夏逸的情感,始终是她心中卸不下的枷锁。
当日跳崖之时,她依然没有卸下这“枷锁”。
可正是那死前的无憾,反而让她正视了心中的情感。
爱而不得又如何?
举世皆敌又如何?
即便夏逸不属于她,她也无悔于单恋一场。
即便为同门所不容,她也依然怀恋往日的情谊。
喜怒哀乐是众生都无法舍去的情感,既然不能舍去,又何必强己所难?
是以,月遥终于在不经意间亲自卸下了自己的“枷锁”,也终于领悟了祖师所说的“仙佛同心”。
人就是人,不是仙佛又怎能明白仙佛的心思?
“仙佛同心”并不是要人去领悟仙佛之心,而是要仙佛下凡,与人同心——如此心境,方为“仙佛同心”!
得夏逸方才那一轮猛攻,月遥才有蓄力发动这一招的时机。
如今剑势已成,只待发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