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遥言语之间已是指如电闪,一连封住拂月四处大穴,以免毒性进一步扩散。
“张医仙与安神医正在那处抢救圆悯大师!”
月遥举臂遥指西北方向,看着知秋的眼睛,凝声道:“七师姐相信你一定可以把师叔送到他们手上的,你也一定可以不负所托,是不是?”
知秋看着七师姐眼底那熟悉的温情,顿觉一股暖流自心中流过,郑重地说道:“七师姐……知秋一定可以做到!”
月遥笑了。
那笑容如日辉一般暖人,亦如春风一般醉人。
“你长大了……去吧,叙旧的话留待此战之后再说不迟。”
此言说罢,月遥已扭头冲入雾中,在几个起落间消失了踪影。
她来的突然,也走的飘然。
知秋的心中自有很多疑惑——七师姐怎会出现于此?她这些日子又去了何处?她的武功怎会进境至此?
这些疑惑也是拂月的疑惑,不过她虽不知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却隐隐猜到月遥武功大进的原因——月遥的心变了。
净月宫最是看重一颗清净之心的修炼,所以任何入室弟子都得修习“静心诀”这一心法,以此时刻保持一颗平常、清净之心——正所谓万事如常,方为真清净。
正因如此,净月宫弟子在练习本门武功的同时,唯有将“静心诀”这一心法也修到极致,才可更好地发挥出本门武功。
然而,世上只有神才能令自己达到真正的清净之心。
人当然不是神,所以人当然无法达到真正的清净之心,但“静心诀”修炼的造诣越高,修炼者的心也就越来越接近“神”。
念及此处,拂月忍不住想道——她今日的武功已然不下于师姐全盛之期……莫非她已探到净月宫无数先辈都无法探得的“平常心”?
——想来如此……否则她的武功绝无突飞至如此地步的可能!
——可是……为什么?
也难怪拂月生出此惑,月遥曾经确是净月宫弟子中“静心诀”造诣最高一人,却在当年与夏逸同行数月之后而心境大乱,一身修为从此忽上忽下,再无一代天骄的姿态。
怎料相别两月,月遥却是一举超越前人,居然抵达了拭月也不曾了解的清净之境的“平常心”。
——她……是如何做到的?因为我当初迫她跳崖么?
直到拂月再也抵不过沉重的眼皮,合目昏厥前仍在苦思这个问题,至于月遥接下来的去向已不是她与知秋可知的事。
那么月遥又去了哪里?
她哪里也没有去。
红雾中、碧波上,一条飘渺的白影如同一闪即逝的月宫仙子,时而出现在某只正邪两道弟子正在捉对厮杀的竹筏上,时而出现在遍地鲜红的战船上。
她如仙子临尘般到来,又如仙子奔月般离去——无论她出现在哪里,此处的战果必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来自五湖四海的正道联军弟子之中,足有三成人有幸见到这一抹飘忽白影,其中又有三成人坚信自己当日看到的就是真正的仙子。
此刻,这位“仙子”已来到首船,来到这仙子汤之战的核心所在。
月遥那双如同笔画的秀眉微微一皱,目中也闪过一丝惊讶。
她本以为首船之上只有燕破袋与墨师爷两人,可是当她跃上这艘战船之时却看到了十八个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这十八人不难分势为燕破袋、段守一、李恒一这对师兄弟,以及墨师爷与十四位百毒门坛主。
这艘首船本来也算得上江河上的一条巨物,而多得这十八人在此乱战之后,便显得狭小不足。
船板上的战况可谓激烈,但月遥却没有着急出手,而是默然隐匿于一个位于船首的木桶之后,睁着那双如剑清亮的眼睛静观战况——这是她在夏逸身上学到的习惯,出手就要选在足以致胜的关键时候。
显然,此时还不是“关键”时候——燕破袋与段守一师兄弟虽是攻势如虎,但他们的对手却宛如一群极具耐心的恶狼,而墨师爷正是这狼群中的狼王。
无论燕破袋三人如何抢攻,在场九位百毒门坛主都在墨师爷的指挥下保持一种似有似无的阵型,一边游走一边射出随身携带的毒器与三人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