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凝霜的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听到这两个字,瞬间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像只欢快的小麻雀般跳了起来,“真的吗小姐?!我们真的可以回家了?!太好了!”
她激动得在原地转了个圈,刚刚还在哭着要回家,没想到真的能回去了!
“凝霜。”乔念及时打断了她略显亢奋的唠叨,声音不高,甚至带着几分严肃。
她的眼神示意了一下医馆紧闭的门窗,压低声音:“小点声,棠京不是靖国,这里到处都是耳朵。”
说话间,她走到窗边。。。。。。
谢灵霜回到府中,心头如压千钧巨石,她知道,萧远之死绝非偶然。若他真是“天机”,那他的死便意味着有人已经察觉到她的追查。而若他不是“天机”,那真正的幕后之人,反而更可怕??因为连她都误以为他是“天机”,可见此人的布局之深、手段之狠。
夜色如墨,风雪未止。谢灵霜坐在书房中,烛火摇曳,映得她眉心紧锁。她将手中卷宗放下,目光落在案上一封密信上。
这是陆骁刚刚送来的消息:萧远死前,曾秘密召见过一人,那人身着黑衣,面容被斗篷遮掩,仅在宫门前现身片刻,便消失在夜色中。
谢灵霜瞳孔微缩,心中已有猜测。她唤来陆骁,低声吩咐:“你亲自去查,那人是谁。记住,不可打草惊蛇。”
陆骁领命而去,谢灵霜则继续翻阅卷宗,试图从旧日奏折与宫中记录中找出蛛丝马迹。
然而,真正令她心惊的,是三日后的一封密报。
萧远的尸身,在入殓前,曾被宫中御医秘密解剖,发现其肺腑皆有异状,且体内残留剧毒。御医虽不敢明言,但已暗示,萧远并非自然死亡。
谢灵霜心头一沉,果然,是毒杀。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那毒,并非寻常之物,而是影阁旧年所用的“寒露散”??一种无色无味、发作缓慢、致死无声的奇毒。
这毒,影阁覆灭后,早已失传。可如今,却出现在萧远体内。
谢灵霜心中一凛:影阁,尚未真正覆灭。
她立刻召见陆骁,将此事告知,并下令:“彻查影阁残党,尤其是那些曾与萧远有过接触之人。”
陆骁领命而去,谢灵霜则开始整理手中所有线索,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图景。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天机”,而是一张庞大而隐秘的网。这张网,从影阁的余党,到朝中权臣,甚至可能深入皇宫,直达御前。
她必须谨慎行事。
几日后,陆骁带回消息:萧远生前,曾与一位名叫“沈墨”的人频繁往来。此人原是先帝旧臣,因直言进谏被贬出京,三年前却突然回京,被陛下召入宫中密谈,之后便再未露面。
谢灵霜闻言,心中一震:“沈墨?”
她记得此人。当年她尚在朝中时,沈墨曾多次上书弹劾权臣,力主整顿吏治,但因言辞激烈,被太后以“妄议朝政”之名贬出京城。
可如今,他竟又回京,且与萧远有密会。
她立刻下令:“查沈墨下落。”
陆骁领命而去,然而数日后,回报却令她大为震惊??沈墨,早已不在人世。
据查,沈墨在与萧远最后一次密谈后,便消失无踪。而他的宅邸,也在数日前被人纵火焚毁,尸骨无存。
谢灵霜心中警铃大作。
她终于明白,自己所面对的敌人,远比她想象的更为强大、更为隐秘。他们不仅能在皇宫中下毒,还能在她追查之时,提前抹除线索。
这已非一般的权谋之争,而是一场生死较量。
她必须加快脚步,否则,下一个被灭口的,便是她自己。
谢灵霜连夜召见陆骁,下令:“立刻调集影阁旧部,我要知道三年内所有与沈墨、萧远有关的密信、密谈记录。”
陆骁神色凝重:“将军,影阁旧部早已分散,许多人不愿再卷入朝堂之争。”
谢灵霜冷笑:“那就告诉他们,若不助我,他们终有一日,也会被‘天机’所杀。”
陆骁点头,转身离去。
翌日清晨,谢灵霜便收到了第一封密信。
信中内容令她震惊不已:三年前,沈墨曾秘密上书陛下,请求彻查太后与影阁的关系,并指出太后当年欲借影阁之力摄政,却被“天机”从中作梗,导致计划失败。
更令人震惊的是,信中提及,陛下当年之所以贬谢灵霜为奴,正是因为“天机”密令,而太后,竟对此毫不知情。
谢灵霜攥紧密信,心中翻江倒海。
她终于明白,自己当年的贬谪,并非太后所为,而是“天机”的一手操控。而太后,竟也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