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斜倚莲台,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如今可好,反倒成就了佛门大兴。”
元始天尊手持玉如意轻轻叩击莲台,九色祥云在他周身翻涌,
“通天!多宝道人原是你碧游宫首徒,如今叛教事佛,你倒有脸在此说风凉话!"
通天教主霍然起身,诛仙四剑的虚影在身后明灭:"二兄莫非忘了,当年万仙阵中"
老子无奈,眼见众人又起争执,无奈道:"三清一体,如今又起争执,成何体统!"
“两位师兄,看看如今这局面,我等插手他教之事,落得满盘皆输!三界因果愈发纠缠不清,再这般下去,只怕连自身道果都要受牵连!”
元始天尊玉如意迸发九色毫光,搅动得莲台祥云翻涌:“佛门虽合,变数尚存。就此收手,岂非前功尽弃?”
“好个变数!”
通天教主冷笑,
“倒要听听二师兄还有何妙策,莫不是又想重演今日闹剧,再为他人作嫁衣裳?”
“你!”
元始天尊周身道韵轰然炸开,却被老子挥袖阻拦。
通天教主霍然起身:"贫道今日把话说明,往后道门诸事,当尽数交予太极道友处置。你我三人,还是潜心参悟混元大道为要。"
"天道昭昭"
老子长叹一声,
"自今日始,道门诸事尽付于太极道友,我等三人,还是潜心修炼,早日超脱。
通天教主闻言大笑,"早该如此!"
且说释迦牟尼拜别世尊与西方二圣,踏出极乐天时,身后佛光如海,梵音袅袅。
其足踏九品金莲,祥云托举,缓缓而行。
极乐世界渐远,眼前浮现的,却是三千红尘,众生沉浮。
此次龙华法会,乃佛门大兴之关键,亦是自身证道之机缘。
世尊临行前那一句"佛门未来,尽系于此",
意味深长,似有万千因果缠绕其中。
正思索间,忽觉下方一座灵山气机涌动,紫霞氤氲,似有缘法牵引。
释迦牟尼心念一动,按下云头,落于山巅。
但见此山:
翠峰环抱如莲台,白云缭绕似袈裟。一泓清泉自崖间泻下,水声潺潺,如诵经梵音;几株古松盘踞岩上,松针簌簌,似说法妙语。山间薄雾时聚时散,恍若诸天菩萨显化;岩下野花时开时谢,恰似众生轮回更迭。
最妙是那山腰处一株千年菩提,枝干虬劲如龙,叶片青翠似玉。
树下一方青石平台,光滑如镜,竟天然形成莲花之状。
石上苔痕斑驳,显是久无人至,却纤尘不染,仿佛专候有缘人。
释迦牟尼见此景象,心中顿生无量欢喜。
那山风拂面,带着松脂清香;泉水叮咚,奏着天然佛乐。远处云海中,忽见七彩佛光隐现;近处草丛里,时有白兔麋鹿驻足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