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青阶漫漫长,一步一丈量。
郁眠背着自己出门前,娘亲给自己准备的小布包,手里捏着个小馒头,边吃边走。
以往走上小半,她便要休息一会儿,像是从水中捞出来的小狗一般,坐在台阶上喘大气。
如今难得只是累的直不起腰来。
身前四五阶,法海身上背了一个大背篓,里面是为弟子采买的一些生活用品,以及大部分的,小眠的物品。
郁家父母心慈,不忍孩子受苦,每回都会准备上一背篓的东西。
“可要休息会儿?”法海走到半道,路旁恰好有一块磐石,石面平整,可供休息。
过往到了此处,郁眠通常要歇上一刻钟,才有力继续。
“不用…我觉得,我还能再往上走走!”郁眠看着熟悉的石头,又转头看向身后阶梯,其实也就两三百阶。
金山寺并不高,海拔百米出头,即便是些年岁耄耋的老人,有些也能入寺参拜。
要怪,就怪郁眠身子实在有些弱,二十的年岁,八十的身子骨,虚的不行。
“一鼓作气!”郁眠豪情万丈的啃了一口糖心馒头,随后咬牙朝前继续迈去。
法海颔首点头,没再说什么,布鞋踩在阶梯上继续前进,每一步都踏的又稳又沉。
……
“啊!终于上来了…我好厉害!”
郁眠扶在一棵枫树下,抱着树干,鬓角的稀碎头发因为汗水黏在脸颊上,大喘着气。
法海在一旁停下,稍作暂留,等郁眠休息好了,才带人入寺。
一进到寺庙里,郁眠就像是回家一样如鱼得水,她自小在山上居住,和和尚们待在一起,每逢特殊时节才能下山。
算起来,和寺内师兄弟们相处时间最多。
“广明师兄早!”
“广度师兄早!”
“广静师兄早!”
“远灵师弟早!”
“远回师弟早!”
……
郁眠边喊着人,边从自己的小包袱内掏出花样点心投喂,“这些都是素的!别客气别客气!”
弟子们目光下意识看向郁眠身旁的法海禅师,得到他的意肯之后,这才颔首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