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之脸色一变,当即拒绝:“我乃是堂堂大明使臣,按元廷礼节见你,何须下跪?”
买的里八剌哼了声:“朕想看你们下跪,怎么,不跪啊,看来你们是并没有求和平的诚心。来人,送他们回大明吧。”
“等一下。”
谢昀喊了一嗓子,赶忙对沈砚之道:“使命,使命最重要。”
沈砚之紧握双拳,怒气冲冲,可终还是忍了下来,极是不甘心地跪了下来:“外臣沈砚之,拜见大汗!”
谢昀跟着行礼。
买的里八剌哈哈大笑,极是快意。
果然,有求。。。。。。
书院废墟之上,晨曦初现,残垣断壁间,寒风依旧呼啸,但阳光已穿透尘埃,洒落在焦黑的砖石上。年长先生立于废墟之巅,手握一卷尚未焚毁的《礼记》,目光坚定如初。书院虽毁,但书院精神仍在,这是他心中不灭的信念。
“先生,书院典籍已整理过半,但仍有部分残卷尚未辨识。”一名学子匆匆上前,将手中一叠残页递上。
年长先生接过,轻轻展开,只见字迹斑驳,隐约可见“礼者,理也”四字。他叹息一声,道:“礼者,理也。士族残党毁书院,焚典籍,实为毁理。若理不存,则世道乱矣。”
学子们闻言,皆神色肃然。书院虽毁,但书院精神仍在。他们虽无兵戈之利,却以笔为剑,记录书院旧事,揭露士族阴谋,为书院精神正名。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学子飞奔而来,神色惊慌:“先生,书院废墟外,有大批士族残党集结,似有异动!”
年长先生眉头一皱,沉声道:“果然,他们仍未放弃。”
他当即召集书院学子,道:“书院虽毁,但书院精神仍在。士族残党若敢妄动,必不轻饶。诸位务必坚守书院废墟,保护典籍,不可让书院精神毁于一旦。”
学子们齐声应诺,纷纷拿起木棍、石块,准备迎敌。
与此同时,禁军主将亦接到密报,得知士族残党在书院废墟外集结,意图再次焚毁典籍。
“士族虽已伏诛,但其残余势力仍未彻底肃清。”他沉声道,“若不彻底铲除,书院重建之路仍将受阻。”
副将拱手道:“属下已命斥候前往侦查,若士族残党有异动,立即出击。”
禁军主将点头,道:“书院精神不可灭,寒门子弟的未来不可断。我们必须确保书院重建顺利进行。”
他随即下令:“即刻出兵,前往书院废墟,剿灭士族残党,保护书院典籍。”
禁军主将亲自率领一千精兵,连夜奔赴书院废墟。
与此同时,江南某镇,士族残党仍在密谋。
“朝廷已加强戒备,若再起兵,恐难成功。”一名士族旧部低声说道。
“我们不必正面起兵。”另一人冷笑,“书院虽毁,但书院精神仍在。若我们能制造混乱,令朝廷对书院重建产生疑虑,便可借机拖延书院重建之日,甚至令书院彻底无法重建。”
“好!”众人齐声应道。
他们随即开始暗中散布谣言,称书院重建乃朝廷阴谋,书院学子皆被朝廷操控,书院精神已不复存在。更有甚者,暗中派人潜入书院废墟,焚毁尚未整理的典籍,试图彻底摧毁书院根基。
书院学子察觉异样,立即将情况禀报年长先生。
“先生,书院废墟夜间有人潜入,焚毁部分典籍。”一名学子神色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