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大臣点头:“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士族若拒旨,便以兵镇压。”
朱瞻基起身,目光坚定:“书院精神不可灭,寒门子弟的未来不可断。士族若敢起兵,朝廷必以雷霆之势镇压。”
与此同时,朱承志在驿馆内收到最新密报。
“士族已秘密集结,安南旧部亦有动作,恐将起兵。”密探低声禀报。
朱承志神色冷峻,沉思片刻后,提笔写下密令:“命兵部即刻调兵南下,彻底剿灭士族与安南旧部,凡涉案者,一律严惩。”
写罢,他将信封好,命人快马加急送往兵部。
夜色中,京城沉寂无声,唯有驿馆内烛火未熄。
风暴未息,黎明将至。
书院虽毁,但书院精神仍在。
士族虽起兵,但朝廷威严不可辱。
书院精神,不可灭。
寒门子弟的未来,终将光明。
江南局势愈发动荡,士族与安南旧部暗中联络,密谋起兵。朝廷虽已下令彻查,然士族势力盘根错节,非一纸诏令可平。禁军虽驻江南,然士族私兵仍藏于乡野,伺机而动。
书院幸存者虽已撤离,但心系书院,不愿远离。年长先生带领部分学子暂居邻镇,日夜整理残存典籍,记录书院旧事,以待书院重建之日。
“书院虽毁,但书院精神仍在。”年长先生站在废墟之上,仰望苍天,声音低沉却坚定。
禁军主将亦未离开书院废墟,他命人设立临时军营,以防士族反扑。同时,派遣密探潜入士族府邸,调查其与安南旧部勾结之证据。
“书院精神不可灭。”禁军主将低声自语,目光如刀。
与此同时,兵部已调兵南下,水师亦已加强封锁,江南局势愈发紧张。
朱承志在驿馆内接见兵部密使,密使低声禀报:“江南士族已秘密集结,安南旧部亦有动作,恐将起兵。”
朱承志沉思片刻,缓缓道:“传令兵部,调集重兵南下,务必在士族起兵之前将其剿灭。”
密使拱手领命,快马加急返回兵部。
朱承志望向窗外,夜色深沉,但天边已有一丝曙光初现。
“书院精神,不可灭。”他低声喃喃。
风暴已过,黎明将至。
书院虽毁,但精神永存。
寒门子弟的未来,终将光明。
士族起兵的消息终于传开,江南震动。
禁军主将闻讯,立即下令:“封锁各处要道,防止士族私兵流窜。同时,派遣斥候前往各府,查探士族动向。”
书院学子们也纷纷请战:“书院虽毁,但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士族若乱江南,书院精神亦将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