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就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要下岗,他们怎么可能愿意?现在能怎么办呢,一大厂的人只能指望着财政拨款养着他们,要是哪天,财政养不起了,也就是他们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
王川泽升了,加上一家子都是大忙人,没有个电话着实不怎么方便。
王川泽便找了熟人,第二天就给上门安装好了一个电话。
连着好几天,家里的电话都铃铃铃的响个不停。
等把该通知的人都通知到位了,家里才终于消停了。
在柚宁读完初三,考高中的时候,孟东东也要考大学了。
结果由于成绩太差,没考上,家里让再复读,东东不乐意,非要自己出去闯。
一家子怎么劝都不听,一天夜里,给家里留了封信,跑了。
一家子急得没办法,给孟笙笙也打了电话,让她找铁路局的人帮忙查一查,孩子到底去了哪里。
王川泽找了人帮忙,按着孩子离开的时间,查到人可能坐火车到了南边的羊城。
孟红旗在南边发展的很不错,人脉也广,找人肯定比他们方便。
王川泽挂了电话,宁虞就对家里的几个孩子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以后可不许来这么一出,我和你们爷爷可不禁吓。”
承宁大声说道,“我们成绩好,肯定考的上大学!才不会幼稚的离家出走。”
王淳谦在旁边笑呵呵的,“对,我孙子有本事。”
一个多星期之后,才接到孟家的电话,人找到了,被他爸揍狠了,现在正在家里躺着呢。
孟笙笙跟着松了口气。
柚宁的中考成绩也出来了,考上了京市的重点高中,王淳谦一高兴,拿出来了四个小本本,“这是我和你们奶奶给你们的奖励,一人一本,都好好收着。”
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只不过现在才有了借口把东西往外拿。
孟笙笙一瞧,竟然是房本。
柚宁拿起来看了看,是一个老小区的房子,离家里还有些远。
王淳谦笑着说道,“现在不值什么钱,过不久,这地方就要拆了,到时候就值钱了。”
这大概是两位老人压箱底的存款买的房子。
正准备让孩子拒绝,王川泽就牵住了她的手,她看了看王川泽,又看了看满眼慈爱,高兴的瞧着孩子们的王淳谦和宁虞,终究什么都没说。
王川泽把已经读初一的承宁和柚宁叫进了书房,慎重的对两人说道,“爷爷奶奶给你们的东西,我和你们妈妈也不会碰,你们已经是大孩子了,这东西,不需要我们和你们强调,就知道他们的价值,怎么处置它们,全看你们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