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朕非汉废帝 > 第495章 朕舍得花钱先把兵养壮再抢大户粮(第4页)

第495章 朕舍得花钱先把兵养壮再抢大户粮(第4页)

但是在内心深处,却将这笔账算得非常清楚。

这其实也是在做生意,付出去的几十万倾公田是投进去的本钱,等获汉军心向天子之后,就可以替他赚钱了。

到那个时候,世家大族、富户巨商、甚至是诸侯王的土地,岂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土改,先从自己开始,然后再到别人。

有了军队,什么都好办。

“募兵制和新军功爵位制已经敲定,那么再来说说这汉军编制的事情。”

“诺!”

开设水衡钱庄可以提高汉军兵卒的待遇,不让兵卒寒心。

推行募兵制可以增加兵员的数量,缓解兵员不足的窘迫。

提高底层兵卒和军校的钱粮品秩,可以让百姓踊跃从军。

恢复军功爵位制,能够鼓励兵卒将士在沙场上奋勇杀敌。

这四项举措推行下去,汉军战力提高几乎就指日可待了。

但是军改的目的可不只是要提高汉军的战力,还要革新汉军的编制,避免“军头”独大。

在封建帝制之下,天子是最高的掌权者,掌握着天下所有的权力,自然包括所有的军权。

可皇帝终究也只有一个人,不可能一人亲自统领大汉近百万的军队。

于是,就必须要将一部分军权让渡出去,让将帅替自己来统练军队。

为了不让将帅校尉将汉军变成自己的私兵部曲,皇帝必须给他们加上几道枷锁。

这第一道枷锁就是把军权分为一分为二,一是调兵权,二是统兵权。

天子通过虎符制度来控制军队的调动,没有虎符,所有的军队不得擅动,这就降低了将校作乱的可能性。

至于统兵权,则逐层下方给将帅校尉,由他们负责日常统兵。

在原来的三公九卿制度中,太尉或大司马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

者看起来不会出现太尉和大司马独擅军权的可能性——毕竟军队调动要听天子的。

但是,所有的制度都会有漏洞,汉军是由人组成的,那么就必然带有人的弱点——讲感情。

一个校尉统帅一营兵马十几年,营中所有的君侯和队率都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那么营中就极有可能出现“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的情况。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担任大司马或者太尉时间久了,就可以把亲信安排成校尉,以此掌握整支汉军。

将帅的威望高到了一定程度,有没有虎符,反而就是其次了。

求订阅!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