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这临时通知,让他连后天的努力都没机会。
“那还能是谁?总不能是……”
赵德芳?
赵匡胤想了想。
除了于情理有些说不过去之外,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南宋那唯一可圈可点的宋孝宗,也是赵德芳的后代。
若他的能力当真能够合格的话,选他也并非不行。
“老四他自小便是聪明,他定然比我更合适。”
赵德昭连连点头。
如果是天幕未曾出现之前,赵匡胤想将皇位传给他,那他或许还真会欣然接受。
毕竟天下之主的位置,万万人之上的存在。
给谁,谁不愿意要?
可偏偏在天幕出现之后,他知道了往后大宋的惨状。
被辽人欺负也就罢了,好不容易灭了辽国,完了又被西夏等小国欺负,往后就是金人、蒙元。
这大宋的整个历史,堪称是一整部屈辱史。
哪怕换做他上位登基,在知晓这些既定的事实之后,他也依旧没有把握能够做的更好。
甚至于,赵光义驴车飘移的那一战,赵德昭都不敢保证自己能活着逃出来。
一旦天子驾崩身死,那最好的情况也是向辽国割地赔款,最坏的情况,可能五代十国的乱世都要再度出现。
他知道赵光义做的不好,可换成他,他也没把握做的更好。
或许只是让大宋的耻辱柱多添几个人名罢了。
“你觉得,你做不好。”
“如果换成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兴许只是将耻辱柱上的名字换成你这一脉的子孙后代,是吧?”
“那你凭什么觉得,老四能做好?”
知子莫若父,哪怕从前没想过要将皇位传给赵德昭,但对于这嫡长子,赵匡胤还是了解的。
只是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也的确让他不太满意。
没错,在赵匡胤眼中,这不是谦让,而是推卸责任。
在得知大宋的未来之后,皇位就不再是权力与享乐,而是一份沉重的责任。
继承这皇位之人,至少要能做的比赵光义更好,至少要避免往后那一段段屈辱的事迹生。
至少不能再俯称臣,不能再让百姓交上来的赋税变成赔偿给他国的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