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初到璃月时正赶上海灯节,愚人众入乡随俗,也有几日假期,每逢巡逻结束,立即匆匆忙忙地拉上全队人员跑进城逛集市,如今想来,竟也过去这么长时间了。
“好,我一定要去。”嘉明记录过方小葳的物品,请她和钟离去吃饭,“你们将要离开遗珑埠,我必须请这顿饭的,别推脱呀。”
方小葳说要送给嘉明史莱姆冰箱后,立即写信给厂家、费用从分红里扣除,现已被送到对方手中。
君子之交淡如水,嘉明不习惯欠人情,一有空了便找她上街吃东西。
“是不是你上次说得粥底火锅?”方小葳最近学来不少沉玉谷方言,十分想卖弄一番,“那店里还有卖虾饺或者肠粉吗?”
“不吧。”嘉明晃脑袋。
“那豉汁排骨呢?”
“也不。”
“铁观音和菊花茶总有吧。”这已经是方小葳的词汇极限了。
嘉明好奇:“你怎么突然如此问?”
“因为我只会这么多方言。”方小葳想着在遗珑埠流通的方言大全,绿色书皮上有小鸟图案的那种,扯动嘴角说一句,“早sen,唔饮goufaca。”
意思是,早上好,我喝菊花茶。
方小葳当然想多学点日常用语,奈何那本书里的方言大全初级阶段,永远在喝早茶吃虾饺。
“或许,换本书学效果更好。”嘉明委婉道。
难道,她被骗了。
方小葳无语。
速成教学什么的,果然不太有用。
食店。
粥底火锅顾名思义,以白粥做底料,食材多选择没腌渍过的海鲜与薄切牛肉,清淡鲜美,注重食材的本味。
淘洗过大米后加油腌制浸泡整晚,多放水大火炖煮,再将开花碎烂的米粥过滤,得到浓稠的粥水,只放入少许盐调味。
涮食材时注意顺序,先放贝壳类的海鲜,相当于给粥中增加味精,当然对于吃食方面非常讲究的当地人来说,真正的味精是万万放不得的。
再放鱼类,嘉明特意点了一种名为脆肉鲩的鱼肉,脆弹的鱼肉外面是顺滑的米粥,最后沾上浸泡着葱姜丝、混合了花生油的酱油蘸料,咸鲜齐聚嘴中。
依次而来是牛肉片,搅拌上生蛋液能丰富口感、激发新鲜肉类经过粥水涮煮后散出的油润味道。
猪杂不可缺,涮过猪杂再涮油条,加一把绿油油的青菜,撒点胡椒粉做结尾。
这顿饭吃的过瘾又不过瘾。
方小葳初次品尝粥底火锅,涮肉喝粥个痛痛快快,胃口大开,然而想到不日便要启程回璃月港,难以再吃到其他的沉玉谷美食,心下难过。
璃月的文学行业发达,但仅限于传奇传记类的武侠故事,连日常小说的类型都很好,便别提菜谱和美食书籍了。
若想学习或了解正宗的地方美食,除却远游探访,没有更好的办法。
思索到这,方小葳觉得她或许可以根据经历编写食谱或食评类的图书,既有助于美食的流传,也是方便自己。
“不错的想法,必能大卖。”夜晚,钟离边陪她收拾行李边闲聊,赞同道。
“主要是查个资料太麻烦了,而且璃月港有不少异国商人,这些人远渡重洋经商,怎能不带来和想念家乡美食,我这样做,叫美食交流。”为掩人耳目,方小葳还记得装装样子,没一股脑地把行李全放进仙家小提包,“旅行者家的小鸽子呢,是不是快来了?”
信鸽送信的时间通常相同,且现在稻妻的锁国令已经解除、雷暴散去,大约能提速。
钟离望向窗外,却没看见那抹傻乎乎、胖滚滚的身影,意识到什么,迟疑地微微皱眉:“那信鸽似乎没准时到达。”
“是啊”
方小葳顺着他的目光瞧过去,晚空干净如洗,略沾夜色,尽是悠悠白云。
她面色发沉,察觉出不对劲。
稻妻。
鸣神大社。
神社的宫司大人八重神子捧住机械信鸽,戳了下它肥厚的胸脯,露出抹笑。
“咦,这不是旅行者的鸽子吗,为什么在你手上?”派蒙伴随旅行者空而来,“你说找我们有事,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