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4章
往好的方面想,幸亏出事的是御膳房,而不是朝堂。
沈诗诗的病情最终痊愈,这也给了朱兴明一个提醒。
最是无情帝王家,古人诚不欺我。
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得摒弃这些感情。朱兴明,现在懂了。
他没有急于再次微服出行,而是等皇后的案子一了,他决定对群臣动手。
改革有时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朝政改革,有时候又得需要雷厉风行。
快刀斩乱麻,往往会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哪怕那些曾经跟随自己的功勋,那些跟着打天下的兄弟,你们想得以善终,就得学会放权。
皇后病情痊愈的那天,紫禁城上空的天空,也跟着久违地放晴了。朱兴明站在乾清宫的台阶上,望着琉璃瓦上跳跃的阳光,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御医刚刚禀报皇后已无大碍,朱兴明却感觉到了意思不易察觉的威胁。
必须,把一切的危机都扼杀在摇篮里。
当晚,朱兴明在御书房召见了李岩和宋献策。烛光下,三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
“二位爱卿,朕欲整饬吏治。”朱兴明开门见山,将一份名单推到二人面前:‘这些年来,跟着朕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也该享享清福了。”
李岩与宋献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了然。名单上赫然是开国功臣们的名字,包括当初北上辽东那一批等、人。
宋献策捋了捋胡须,笑道:“老臣近来确实觉得力不从心,正想向陛下请辞归乡。”
“西湖的鲈鱼该肥了。”李岩也微微一笑:“红娘子一直念叨着想在湖边盖间草堂。”
朱兴明凝视着这两位跟随自己半生的谋士,喉头滚动了一下:“朕说的是其他人,你们俩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怎可告老还乡。”
二人作为朱兴明的左膀右臂,那是何等的精明。
不然,他们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皇帝的意思,他们早已心知肚明。
况且,李岩早就想远离朝堂过闲云野鹤的日子了。
“陛下多虑了。”宋献策起身长揖:‘我们这些老骨头若还占着位置,年轻人哪有机会施展抱负?”
李岩也起身施礼:“是啊,臣等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陛下英明神武,这大明天下定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朕不想让世人骂一句刻薄寡恩,你们俩不能走。”
二人心照不宣,演戏就要做足功夫。
“臣身有隐疾,这个满朝文武都知道的。”
“臣也是,我二人上朝都是坐轿,这个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这两个人,当真是老狐狸。
很早以前,他们就知道自己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了。
所以,平日里在群臣面前,都是装作一副病恹恹的状态,让人以为这俩货,随时都会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