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穆澜虽然在宫中,那时候,穆澜仍然还是太子妃,李长天也在位,而那时候的李长天,在预谋打下边陲的几个部落。
所以穆澜才会知道,每年的入夏,边陲都会进入干旱,庄稼无法收成,百姓的粮食不足,自然苦不堪言。
李长天要趁着这些边陲部落苦不堪言的时候,一举进宫,彻底的打下边陲的部落。
只是李长天最终没等到,就已经驾崩了。
随着李时元的即位,这件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穆澜却知道,这个年份的边陲,干旱极为凶险,死了无数的人,最后是便宜了李时元,但是边陲部落的人,生性凶猛,就算是垂死挣扎,也让李时元元气大伤。
所以,这些部落的人,武力不行,一定要智取。
这才让穆澜有了这样的想法。
沉了沉,穆澜才开口:「边陲入夏,天干物燥,庄稼收成不好,这几个月,边陲的人会很难过。但是往年,或多或少还有些雨水,熬一熬也能过去。今年的话,怕是过不去了。」
穆澜缓缓说着。
李时裕没打断穆澜的话,安静的听着穆澜说下去。
和穆澜聊天,你不仅仅觉得舒坦,更重要的是,在穆澜的字里行间里,她能带给你很多有用的信息,让你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甚至李时裕都不知道,这些信息穆澜是从何而来的。
只是这么长时间来,穆澜从来没给错。
包括要提防的人,还有那些到手的证据,穆澜就好似未卜先知一样,所以在穆澜开口的时候,李时裕不会轻易的打断穆澜。
「这些部落生性野蛮,骁勇善战,如果能收服他们,对我们是极为有利的。」穆澜继续平静的说着,「但是若是靠武力,别说是我们,就算是李时元也做不到,所以只能智取。」
「如何智取?」李时裕看着穆澜,安静的问着。
「民以食为天。他们有天灾,我们给他们去天灾。他们能活下来,自然就会感恩。何况,这些部落,就算你以后登基,也要允诺他们,不会干涉他们的任何举动,这样一来,他们才会心甘情愿。」
穆澜快速的说着,看着李时裕的眼神坚定无比。
「你要如何去天灾。」李时裕微眯起眼。
「开渠引水。现在就要做。」穆澜说的直接,「趁着春天,下着雨的时候,把这些雨水都蓄积在一个地方,入夏的时候,把这些雨水引到田地之间,自然庄稼和农作物就不会因为干涸而死,秋收的时候,或许不如大周的江南那样鱼米之乡,但是起码他们不会饿死。这叫收买人心。」
李时裕恍然大悟:「澜儿果然聪慧。」
这样收服的方式,他们从来没想到。
大周的先祖若能想到,这些部落早就归顺大周了,而非是现在这样僵持的场面。
大周没少攻打,所以这些部落的人,对于大周,是心存嫉恨的。
而穆澜的说法,在大周大旱的时候也用过。
只不过,大周用的是江河湖泊的水,他们的自然资源远远多于这些部落。
但是大周也从来没想过,先蓄积春天的雨水,在入夏干旱的时候用来灌溉这些作物,确确实实是出乎了李时裕的预料。
但却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这件事,不能迟疑。」穆澜淡淡一笑,思维倒是跟着极为的冷静,「这样两三个月后,我们就会见到成效。而修渠也需要时间。至于修渠,龙将军那边也有人手可以帮忙。这对于我们边陲的镇子也是极好的做法。」
李时裕嗯了声:「我即刻安排人去处理这件事。」
「好。」穆澜应声。
而后,两人又安静了片刻,一直到穆澜缓缓说道:「若能一直风调雨顺,百姓不饱受战争之苦,这才是一个国家的幸运。四爷若是登基,以后定要当一个明君。」
「我会的。」李时裕颔首示意。
穆澜看向李时裕,很轻但是却说的很坚定:「我知道四爷一定会。」
听着穆澜的话语,李时裕很安静的把穆澜拥入了怀中,穆澜靠在李时裕的怀里,看着满天的星辰,一直到天色越来越沉,李时裕才带着穆澜回了府邸。
府邸仍然是一片喜色,张灯结彩,格外热闹。
今日,是穆澜和李时裕的大喜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