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死的帝王对那些太医不好吧。”
“如果不好,对方下手还行,可要是双方没有龃龉,帝王还是死了呢?”
“额,不可能吧,怎么会有那么荒唐的事。”
“就像那些西方大夫,难道他们治病,一开始就是冲着杀。人去的?好心办坏事听说过没。”
“不,那已经算不上好心办坏事的范畴。”
“但确实,西方医术虽然愚昧,初衷却不是冲杀。人去的。”
【被屠龙太医们明确治死的明朝帝王是明孝宗朱佑樘。
起因是朱佑樘得了一点病,但太医们并没有当面问诊,而是按照描述抓药,结果把本来能救回来的朱佑樘变得救不回来。】①
“照描述抓药?我们民间大夫都不敢这么做,太医们居然敢!”
听到明朝大夫们的医治方法,诸朝大夫们震惊。
“这连基本的‘望、闻、问、切’都没做全,他们是怎么当上太医的?”
明朝前的大夫们十分好奇,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做的比这更好,却当不上太医。
“庸医,都是庸医,居然敢如此怠慢帝王!”朱元璋被气的眼前眩晕。
要知道他这时候的太医,可不是这样的治病流程。
就是因为体会过和知道正确诊治流程,才越发知晓后世有多敷衍。
“他们怎么敢的?!”朱元璋很想不明白。
朱棣则在算朱佑樘是自己的几代子孙。
“按照朝代寿命,那已经是明朝中后期的事,我们在明朝前期,难以顾及到。”
因为彼此相隔的时空太远。
至于朱佑樘本人,已经彻底笑不出来,其实之前他心里就隐隐有预感,因为在他之前,明朝并没出现过被治死的帝王。
现在他心里不祥预感成真,原来那个帝王就是他自己。
“多么可笑,帝王连问诊的自由都没有。”朱厚照嗤笑。
“父皇,儿子好怕步您后尘啊。”
【第二个是朱佑樘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对方的死存疑,并没有明确庸医问诊的史料,但有史料记载,朱厚照曾想找民间大夫诊治自己身体,然后被内阁臣子们挡回去,以至于后来朱厚照意外落水,很快身亡。
加上意外落水而亡的死法和朱厚照武将的身体素质不符,从而衍生出各种猜测,其中一个说法就是文官们勾结太医们杀死帝王夺。权。
佐证是明朝中后期文官势大,以及一连死了两个帝王后,太医们还稳稳当差,并告老还乡,这看似没有问题,但与帝王利益不符。
哪怕新帝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是前面帝王血脉,跟前面帝王没一点感情,也总得顾及自己的安危,事实却是对方也没换那些太医。】②
“厚照?!”听到后面死的是自己儿子,原本还很难受的朱佑樘被巨大伤痛淹没,要知道朱厚照可是他仅剩的唯一儿子,身为父亲,他如何不悲痛。
更别说朱厚照的死法,居然比他还离奇,“后世怀疑的对,如果文官们心里没鬼,为什么要阻止我儿子找民间更好的大夫,要是有更好的大夫,哪怕落水,我儿也很可能不会死!”
“我最终居然是落水而亡的。”朱厚照神情恍惚。
“算了,刚好趁此机会找批新太医,真正有本事的太医。”
朱厚照顾不得为自己未来死因伤心,天幕正好为他送上文官们的把柄,他一定要抓住。
不然他就算避开了落水而亡的命运,也会有新的“死因”。
“陛下,臣等冤枉,臣等绝无此心啊!”朱佑樘和朱厚照时期的臣子们只觉得从天而降一口大黑锅。
他们恨不得捶胸顿足,你要说他们争权夺利,他们肯定认,但你要说他们弑君,他们绝对不能认,因为这会影响他们仕途和后世子孙。
“是不是你们心里清楚,为了以后能撇清嫌疑,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吧。”
为了自己和儿子未来安危,朱佑樘也打算从太医下手。
这次帝王们的行为文官们没有反对,尤其是朱厚照时期的文官们,别提多配合,生怕一个阻拦,又被后世解读出新的阴谋。
朱厚照看着他们,知道他们就算没有弑君阴谋,但什么对帝王不利,却是心知肚明的。
比如太医们,他们并不需要跟太医们勾结,只要稍微阻拦和放任一下,就能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