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这不就是画吗?”
“真的是画,原来最初的记载,是靠图画记载的。”
“感觉文字还不如图画呢,图画比文字好理解,起码不识字的我们连蒙带猜能看懂。”
“可是图画的记载量少啊,而且比写字更耗费功。夫,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文字,取代图文的原因。”
“甲骨文看着也像画,一种简化后的画。”
“所以甲骨文跟咱们今天的字,还有有很大区别的。”这话适用于商周之后的所有朝代。
【自甲骨文之后,华夏的文字种类蓦然多起来,有专门刻在青铜器等物的铭文,也被称为金文,还有钟鼎文。
之后的大篆、小篆等文字。】③
“文字种类太多了。”听到姜叶的介绍,嬴政忍不住皱眉。
“不过朕已经规范文字,后世人只要不傻,应该不会再出现春秋战国的文字情况。”想到这,嬴政眉头舒展。
【说起这些,就不得不提一个特殊时期,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之后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嬴政。
为什么重点提他们,那是因为在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们,各有各的文字。】
“秦始皇嬴政,我秦国的君王!”春秋战国,嬴稷眼睛忍不住发亮,然后赶紧扒拉自家,想把嬴政提前找出来。
要知道这可是实现他秦国一统天下梦想的好苗子,虽然秦国有数代君王打下的基础,但也得继承人争气才行,不然请看秦二世胡亥的操作。
“我们各国各有各的文字怎么了,还有秦国,最后居然统一了天下,那我们呢?”春秋战国诸侯国们忍不住为自己未来担忧。
“没事,它秦朝二世而亡,也不是最后赢家。”他们安慰自己。
得亏他们的话没变成评论,要不然嬴稷绝对骂的他们抬不起头。
好像秦朝最后输了,他们这些手下败将,就能抖起来似的。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书同文,就是对当时文字的统一,这些统一政策也是秦始皇嬴政的历史功绩之一。
大家要是对这点感触不深,请看当时各国的文字,“茴”的四种写法,可不是说着玩的。】④
说着姜叶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和其意思贴出来。
其数量之多,让诸朝古人们眼睛眩晕。
“春秋战国时的字好复杂,种类也好多。”
“本来我觉得跟后世简洁文字比,咱们朝代的文字比较繁琐,看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字,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一山更比一山高’。”
“古人居然得认那么多种文字,可真是有文化啊,幸好咱们现在只需要一种就够了。”也有人感到庆幸。
“秦始皇之后,文字的确统一,从这方面看,的确有功历史。”
“哼,关于这点,勉强算是秦始皇的功绩吧,不过功过不能相抵,在我心里,他依旧是暴。君!”
诸朝对秦始皇嬴政的印象已经定型,不是文字统一的功绩就能扭转的,而且也扭转不过来。
毕竟嬴政真做过许多劳民伤财的事,功绩他有,过错他也有。
不过其他人的评价,并不能影响和动摇嬴政的内心。
“如果不是秦始皇嬴政,换了其他人,未必有那么大的魄力,毕竟统一文字,不是靠嘴上说说,而是要面对诸多阻力。”
不可能嬴政说一句文字一统,其他六国就会乖乖把文字销毁。
这让刘彻想到自己,他决定对匈奴出击时,朝堂上又何尝不是阻力重重。
好在,秦始皇嬴政不缺决心和魄力,他同样不缺。
“我们这么好看的文字,未来秦朝居然不用,真是没眼光!”春秋战国的诸侯国,纷纷破防,破口大骂。
他们可不觉得自己家的文字繁琐,知道后世自家文字也成为弃之不用。的古文,心里别提多生气。
“为什么要统一文字?”也有人疑惑。
并且这样的人还不少,他们的话变成评论。
“为了更便于书写,也便于秦始皇嬴政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