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被人从里面推开,杨宗祯本以为开门的人会是中书舍人,没想到居然是周东野本人。
杨宗祯迎了上去:“李舍人怎么这般惫懒,竟然劳动您老过来开门?”
周东野笑道:“是我不让他来开门的,几步路而已,算得上什么劳动呢?而且你是贵客,我亲自过来开门,才能显出我对你的重视。”
杨宗祯听周东野还有心情开玩笑,心里颇为感慨。
不论如何,周首揆的心态还是很好的。
大起大落之后,依旧能够心静如湖。
这一点还是很值得他学习的。
杨宗祯来周东野这边,是来劝周东野不要致仕归乡的。
这是阁臣尚书主动上书,请求致仕的必备流程。
阁臣上书请求皇帝批准致仕,皇帝不准劝其留下,其他阁臣也来相劝,然后阁臣再次上书请求致仕,皇帝再次不准,其他阁臣再次前来相劝……
一般情况下,这个循环要重复三次,皇帝才会批准该阁臣致仕,再赐金放还阁臣,并赐予退休阁臣应当享有的退休待遇及荣誉加衔。
这是阁臣尚书们应有的体面。
若没走这个流程,就代表皇帝已经厌弃了此人,恨不得他立刻离开京师。
这个表态不但会影响阁臣致仕后的生活,还会影响到该阁臣儿孙后代的前程。
若皇帝没有极端仇视某人的话,他是不会这样做的。
绍治帝和周东野相处得还算不错。
虽然绍治帝不信任周东野,还有打散周党,把周党精华纳入保皇党的计划,但他对周东野这个人并没有什么意见。
没错,他是厌恶贪官,周党内部的蛀虫也确实没少贪。
但是周家的家产并不算多,周东野就算贪了,也比不过标榜自己是清流领袖的李汲。
他派东鸾卫查探过,和前不久刚被他抄得一干二净的李家相比,周家的财富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如今周东野又这般识趣地递上了请辞折子,绍治帝心里很满意,自然会给周东野体面,不会故意让他难堪。
在收到周东野的折子后,绍治帝就批复了不准,又在大朝会时劝周东野不要请辞,言辞谆谆,态度十分恳切。
不了解绍治帝的人,还以为他真的想要挽留周东野呢。
不过,周东野并没有被皇帝的言辞迷惑。
他先是磕头谢恩,后称自己年迈,不若退位让贤,如此才能安心云云。
而在大朝会过后,杨宗祯就来周东野这边儿,劝他留在京中“努力多加餐”来了。
周东野听到杨宗祯的话后道:“我去意已决,你就别和我说这些客套话了。”
“我这一去,大概就不会归京了。你若觉得我这个前辈还算不错,就过来与我手谈一局吧。”
听周东野如此言说,杨宗祯也不与他装假,直接走到棋桌前笑道:“还请元翁执黑。”
周东野没拒绝杨宗祯的好意,他捏起黑子,一棋落定:“我知道,你是棋国高手,所以我就先行一步,不和你客气了。”
这一局棋下到晌午时分也没有分出胜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