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虽然姬安加了点班,但回到立政殿躺上床后,还是翻起那本石庭芝的文集。
他原想当睡前读物,却没想到越看越欣赏。
这是一本杂文集,收录的文章内容五花八门。这些文章没有繁杂的语句,用词都和大白话差不多,写的也都是市井乡间的琐事,只在最后有那么一两段石庭芝的点评。
而那些点评,也不是居高临下的语气,只是三两句有感而发。有些记着憾事的文章,则会思索能否解开那遗憾。若是事中涉及百姓不知道的律法、政策,也会摘抄出来,思索还可以怎样维权。
姬安简直看得眼中闪光——难怪高勉会推荐这人!
只看这本文集,姬安就差不多有了决定。只要见过之后真是人如其文,那便可以用他。
这时代的书都不算厚,字也大,姬安很快看完一整本,才意犹未尽地吹蜡睡觉。
迷迷糊糊之间,他突然又惊醒过来。
有常仁佑那个前车之鉴,姬安觉得还是得谨慎一些。
他打开系统,找到高勉的人物卡下指令探查。
结果很快显示——【对国忠诚度:70;对君忠诚度:75。】
算是安全的数值。
姬安这才安心地闭上眼睛睡觉。
○●
翌日,姬安就在政事堂议事中提了创办邸报副刊一事。
他没有细说内容,只说除了有关民生的朝廷政策,还会刊登话本故事,也收集一些民间趣闻,再加一点生活小妙招,主旨在于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
按着上官钧先前的提示,姬安把介绍重点放在了如何招商之上。总之,只用几个朝廷的低级文散官,以及通过邮驿系统发行,不需要专门划拨经费。
这听起来也是教化百姓的一种方法,又不用另外花钱,果然众宰相没有表现出抵触心,只问了一些细节。
庞侍中先问:“不知陛下准备让何人负责编纂这册副刊,是否也由门下省审核。”
另一个韦侍中也道:“早年间民间曾有各种小报,为了多卖钱,登的内容哗众取宠、荒诞不堪,太宗与先帝都曾严格治理过。陛下初衷是好的,但对内容还是需要严格审核,免得反倒误民。”
姬安笑道:“众卿放心,这副刊我会亲自审核。”
两位侍中对视一眼。虽然姬安没有提主编是谁,但听闻工作量没有增加,他们也就没再多说。
左仆射更关心招商:“陛下招商的想法是很好,但若是招不来商……”
他管着钱袋子户部,不得不多操点心。
姬安承诺道:“若是招不来商,自然是我拿内库的钱来印。若我感觉支撑不起,就停刊。总之不会动国库。”
左仆射就也安了心。
最后这事便顺利通过。
议事结束,上官钧跟着姬安一同走出政事堂。
姬安见此,就知道他有话说,一边走向休息室,一边低声笑道:“果然,和大司马讨论过,就知道怎么方便通过政事堂。”
上官钧回视他片刻,问:“陛下已经有了主编人选?”
姬安点头:“昨日有人给我推荐了一人,是个叫石庭芝的举人,我已经召人来见。大司马也顺便查一查他吧。”
上官钧听到这个名字,眼中掠过一丝讶意。
不过姬安走在前方,没有察觉,只继续说:“我已经看过他的文集,只等着见一面谈谈。若真合适,就让他来主持小考招其他人手。而且他夫人还会活字印刷术,正好可以带一带宫女和宦官。”
上官钧刚收起诧异,听见最后一句,禁不住问:“宫女和宦官?”
姬安:“我昨日去了趟进奏院,才知道邸报怎么印刷的。蹭不了邸报的刊印房,只能找人重新学。”
到休息室的一路,姬安就给上官钧说了说昨天的实地考察。
上官钧沉默片刻,才道:“我也没想到活字印刷发展不起来。”
姬安:“没事,反正后宫人多,都要养的,有事给他们做正好。对了,那个常仁佑查得怎么样了,有什么消息了吗?”
上官钧收回心神,无奈道:“陛下昨日才叫查,哪里就能这么快。何况我一直未觉他有异样,若他真有问题,也必得是细细挖才能挖出来。”
姬安点点头:“那你是要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