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扁扁嘴:“收回一点算一点,反正不能吃亏。回头我就交待下去,谈判的时候可不能少了这个。”
说完,他放下喝空的杯子,把旁边的几匹布搬到桌上:“先不说那些烦心的了,大司马知道这两种布吧。”
上官钧看了看:“西域上贡的白叠布,和岭南献来的吉贝布。”
姬安:“你知道这些布是什么织成的吗?”
上官钧奇怪地看他:“陛下既见到了,应该也问过了。”
姬安扯出一小块布头,一边摸着一边说:“这布虽比不上丝绸,但比葛布、麻布强多了。既然和葛、麻一样,都是直接用植物来织,不像丝绸那样要过养蚕那一道,那为什么没有推广呢?”
上官钧:“陛下可知这些布价值几何。”
姬安:“我知道现在贵,那是因为数量太少。如果全大盛都种上那种植物,家家户户都织这种布,就像现在织葛布和麻布一样。数量一多,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上官钧变得若有所思。
姬安试探着问:“是以前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上官钧目光转向桌上的几匹布,也伸手过去,扯过布头摩挲。
姬安继续说:“白叠布是用西域那边的白叠子织,吉贝布我还没有问到。但既然西域和岭南能种能织,我觉得,中原也可以找些地方试一下。
“种东西的不同之处,无非就是光照和水土,或许产量会比那些地方差一点。但试过之后,如果成本和葛、麻差不多,那能用上好布可就舒服多了。”
姬安过来之时还仔细回忆了下,依稀记得他以前的国家,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棉花。而且,历史上也的确普及了棉布,代替葛与麻。
如果只是技术上的问题,他现在手握众多教科书,不管是种植技术还是纺织技术,想来都能够解决。
上官钧沉吟片刻,抬手拿起铃铛摇了摇。
时和很快进殿,上官钧吩咐他去找人,时和应声退出去。
姬安不解地问:“是谁?”
上官钧:“一个卫士,我记得他是岭南出身。”
姬安点点头,继续说棉花的好处:“我听说,那种植物的果实像蚕茧。蚕茧制的丝绵能填充冬衣冬被御寒,如果那种植物也能有丝绵这样的御寒效果,推广种植起来,一年能少冻死多少人。”
上官钧突然说:“陛下不是在后宫开了许多地,明年还想腾出皇庄不种谷。既然你对这东西这么喜欢,不如就先从你这里开始试种。”
姬安本来也是这个打算,当即笑道:“好啊,我就是这么想的。趁着冬天,先从岭南调些熟手和种子过来。”
上官钧:“陛下既已想清楚了,为何还特地过来与我说,直接让人去做便是。”
姬安眨眨眼:“嗯?我和你说的又不是我要种什么,是想推广。”
上官钧:“政事上,陛下可直接在政事堂议。”
姬安:“但我一个人想的肯定不够全面,先和你商量下,想周全了再提嘛。不然让宰相们笑话我。”
上官钧面色微妙起来:“那陛下就不怕我笑话?”
姬安一笑:“我俩谁跟谁,你要笑就笑呗。”
上官钧一时间沉默下来,目光颇为复杂地看着姬安。
不过,时和恰在这时领着人进殿,姬安的注意力便转到来人身上。
那个卫士的确出身岭南,而且还刚好家里种过棉花。
姬安细细问了他一轮,得知不少细节。
就是在岭南,棉花产量也不高——不过这算是这时代的通病。主要是占好地,和病虫害。尤其占好地这一条,想推广就比较棘手。
卫士退下去之后,姬安对上官钧摊手:“来,笑话我吧。”
上官钧翘起嘴角:“陛下可先想想,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就能把地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