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也就随他了,只叮嘱:“晚上看书多点些蜡烛,这个不要省,眼睛重要。也别一下看太久,累了便休息。”
三人聊着一些闲话,没过多久,郑永和朱顺一同进来,徐小七和关忠便退回耳房里。
姬安让朱顺去取了昨日放在屋里的本年流水账,一边随手翻,一边问郑永:“按着往年的例,扣掉往后半年的固定支出,内库还能剩下多少现钱。”
郑永在心里算了算,报了个数:“大概还有五十万贯。”
对于皇帝来说,这点零花钱实在是没多少。
不过姬安现在还没有查账的打算,直接就认下了这个数:“那这五十万贯就划到朱顺这边,明日你们便点出钱交接好。”
两人都认真应下。
姬安便让郑永下去,再取出一本摺本递给朱顺:“我大概写了下下面报批用钱和监管的流程,你看看,有没有哪里不明白,或是觉得可以改进的。”
朱顺接过,翻开细细看。
两人就着姬安的想法又讨论了半个时辰,才把章程完善下来。
朱顺放下笔,一边等着墨迹晾干,一边感慨:“跟着陛下做事,让奴总觉得自己会的太少。”
姬安安慰道:“谁也不是天生就会,也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我还想着,等哪天得着空,到藏书阁里淘淘书。若是见着合适你用的,一并给你带来。”
朱顺连忙躬身道谢,见姬安掩着嘴打呵欠,连忙又劝他早点休息:“陛下身体重要,事情总是忙不完的。”
姬安点点头:“嗯,我泡个澡便睡了。”
○●
姬安觉得自己大概就是社畜命,当了皇帝也这么忙。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忙碌反而让他心中有种踏实的感觉。不像先前那段躺平的日子,脑子一闲下来就总爱瞎想,忍不住对未来有种种担忧。
而且说实话,对姬安而言,现在的工作强度还比不上以前,因为事情都能交待给别人办。以前他一个基层,虽说手底下也有几个人,但许多事都要亲力亲为。
这么一想,姬安又觉得对现况颇为满意。尤其可以照着自己的想法来改造后宫,刚在起步阶段都已经让他有了点成就感。
毕竟,自从卖了房给妈妈治病之后,他就只能跟人合租,连按自己想法改造房间都做不到。
因此,捡回这一条当皇帝的命,姬安哪怕一直忙着,也还是会感谢上苍给自己多活一次的机会。
再说,还有那么多位能干的宰相,以及万能的大司马上官钧,大盛目前也算太平,姬安对这个安稳的现状还是相当满足。
第二日,在十名秘书的相助下,姬安和秘书们都高高兴兴地正点下了班。
姬安想起昨晚王晦说后宫已经动了起来,既然现在有空,就让人备了马,往后宫而去。
从永昌殿过去,最快的路线是向北直走,绕过长寿殿,就是后宫的宫墙。
接到消息的王晦已经候在那里。
姬安为了方便说话,让人也给王晦备了一匹马。
王晦已经规化好路线,带着姬安缓缓绕行。
每到一处花园,都能看见原本的假山大石已经拖到路边,宦官们正在清除花丛。
王晦:“最大的是御花园,估摸着不出十日便能清好。只是,陛下真不留一两处赏花?”
姬安看着各处干得热火朝天,心情很好地回:“我喜欢赏菜,绿油油一片漂亮。再说了,有些菜也会开花嘛。”
王晦自然识趣地不再多言。
路过宫殿,也能看见众多宦官进进出出地搬出东西,腾出屋内。
王晦请示:“陛下看,这些东西是就近在殿中寻一间屋当库房,还是全搬到一处收?”
姬安:“大件的就近,小件或值钱的,就……收到元德殿里好了。”
元德殿是中轴在线的皇后寝殿,姬安当然不会动到那里。
走到湖边,姬安望向宽阔的湖面,却是说:“花园四处分散,离得远的花园,挑水或打井水灌溉都是个累活。看看能不能规划一下,建些水渠,将湖水引过去。”
王晦马上应道:“老奴会去工部和司农寺找人来瞧瞧。”
等绕完目前规划的局域,姬安看日头还没落,就继续往后走,时不时问一下王晦附近都是什么地方。
姬安甚至还看到了一座庵堂,奇怪地问:“怎么还会有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