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 6070(第17页)

6070(第17页)

就比如《汉书》中记载的李陵和苏武的对话,苏武回到汉朝的时候,已经是汉昭帝在位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已经挂了,无从得知。

这对司马迁来说或许是一件幸事。

司马迁写的帝王本纪里到汉武帝为止,如果活到了汉昭帝时期,那么他在汉武帝本纪中则会提到“太子即位”这样的字眼,就像孝景本纪中那样。】

李陵和苏武的对话证实了李陵一开始就是真投降,而非忍辱负重。

天幕下的众人有点同情司马迁,至死都不知道他心目中的英雄并不是那么的伟岸,不知道他的蛋蛋丢的有多冤。

不过伤害已经造成,对于司马迁来说,还是不知道真相为好。

得知真相的司马迁:“……”

正值壮年的汉武帝刘彻见司马迁脸色不好,好心地宽慰道:“子长啊,天幕预警,往后要注意谨言慎行,尤其你是太史令,职责所在,更要注意这一点。”

司马迁恭敬地应声。

倘若历史重演,他仍然会站出来为李陵说一句公道话。李陵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投降绝对是权宜之计,心还是向着大汉朝的,有机会一定会回来对付匈奴。

天子能容得下赵破奴,为何就容不下李陵呢?

刘彻想到现在卫、霍二位将军还健在,李陵还只是一个少年,一切都没有发生,还有补救的机会。

好好培养李陵,会是难得的将才。

前提是努力过后仍未保住卫、霍二位将军的性命。

他有“帝国双璧”,要什么李陵?

【李陵兵败是败在投降了匈奴,败在没能逃回汉朝。

胜败是如何判定的呢?

作为守城的将军,城中只有一万守城士兵,尽管杀敌数十万,最后城破,依然是败了。攻城的将领即便损失了数十万士兵,但是把城池攻下来了,也是胜利。

作为守城的将军,城中有数十万守城的士兵,尽管被敌军杀的只剩下了一千人,但是城池守住了,依然是胜利的一方。

在野外,杀敌一千,自损一万,但是杀了敌方的重要人物,破坏了敌人的作战计划,缴获了敌人大量的物资,尽管损失很大,也是打了胜仗。

李陵和匈奴单于打的是遭遇战,而且是在居延塞外。

李陵被敌军包围逼上绝路时,埋藏了珍宝,没有让敌人获得物资;作战地点是在塞外,没有让敌方侵占土地;以四千五百人的伤亡杀敌万余人,如果不是天公不作美便可顺利地退回居延。

总体上来说,李陵没有败,如果李陵出征前没有说大话的话。】

天幕下的众人看了李陵作战时的详细记载,一部分觉得李陵并没有说大话。

李陵面对匈奴三万骑兵的包围,应付的游刃有余;在面对匈奴八万骑兵的包围时且战且退,杀敌万余人而己方伤亡人数仅有千余人,就算是去匈奴王庭打个转应该也是可行的。

另一部分觉得李陵过于自信了。

以五千步兵、弓手,直捣匈奴王庭,就算是弓兵克制骑兵,有着兵种相克的优势,在敌我双方差距悬殊的状况下也是难以取胜。

【汉昭帝时期,汉朝派使者来接李陵和苏武回汉朝。

李陵直言自己以投降匈奴为耻,曾经是想要和赵破奴一样伺机逃回汉朝抗击匈奴的,但是汉武帝杀了他全家,刻薄寡恩,回去也只是再次蒙受耻辱。

如果汉武帝没有杀李陵全家,汉朝的使者绝对可以接回李陵。

当然,李陵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

汉武帝重用的不是李广这种靠军功晋升的人,而是像卫青、霍去病、李广利这样的外戚,瞎猫碰着死耗子正好卫青和霍去病会打仗,李广利也不是一无是处。

李陵若是想要得到汉武帝重用,光是会打仗可不行,还得有个姐妹或者是女儿嫁给汉武帝才行。

或者像公孙敖一样,和外戚搞好关系。

至于汉昭帝时期,已经和匈奴停战了,李陵就更别想发挥所长了。】

汉武帝刘彻一开始很不服气,像李广、程不识这样的将领都只适合守城,真派他们领兵出征匈奴,发挥不出最大的作用。

李广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而李陵的军事才能也只是体现在防守上。

在想到公孙敖、公孙贺等人时,无话可说了。

魏王曹操觉得兵权应该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够安心,如果是他,何必重用外戚,直接御驾亲征。

于禁想到了自己的遭遇,感叹自己比李陵还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