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历史时空,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蓟镇总兵胡铺始辟三屯营城。明朝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镇府移于此地,设三屯忠义卫,以三百军户屯田得名。明后期撤卫,改名为三屯营。
三屯营镇城地处燕山山脉,境内最高峰景忠山位于三屯营镇最南侧,海拔610米。
这个边城重镇并不繁华,东南西北相连的几个小镇子都毁于战火了。
重建需时,使团人员只得都在三屯营城内住宿一宵。
使团的护卫兵马,却只得在城外结营露宿了。
王小龙自然是带着两女坐着豪华马车进入城池。
夜里在总兵府摆宴,陈新甲与王小龙皆在席上。
陈新甲为席上诸人一一介绍:「孔将军,这位大人是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马绍愉大人。这位是兵部主事朱济之大人。这位是户部的左仲及大人,这一位……」他欲介绍王小龙时,孔希贵已经抢先一步说道:「这一位相貌堂堂的伟岸丈夫,肯定是大同总兵,王少保王大人了。」
大明还是一贯文贵武贱。身为二品武官的王小龙,在文人看来,还是要低他们一等的,所以要排在一众文官之后才介绍他。
但蓟镇总兵孔希贵自己也是武人,他听着一个个文官的名衔已经很不耐烦了。
他的目光,其实一直在暗中打量席中作头陀发式披散着头发的王小龙。实在那一头披散的长发,大异常人,要不注意他也不易。
「是极是极。」陈新甲:「既然孔将军认得王少保,本官也不多说了。王少保他身边这两位将军,右边是李御兰将军。而左边这位是周维墉将军。」
这一回出使,王小龙还有两名参将帮助他,作为实际领兵护卫使团的将领。
而且因为并非如历史上那次偷偷摸摸的私自议和,反而是大张旗鼓地从南京出发北上,又明发了《塘报》,弄致世人皆知了。
孔希贵这种表现,换作太平盛世年代,搞不好都要被参一本,说他对上官无礼,武人跋扈。
但如今外敌频犯边,武夫当道,本时空的一众文官可能已经如历史上的南明时期,再也没有什么主战派了。
再打下去,藩镇便要控制不住,尾大不掉了。
所以圣主意欲以和为贵,群臣缄默。
只要屈辱掉声名的和议不是自己提出的便可以了。
圣上一意孤行,当臣子的又有什么办法?!
大家心中都知道皇帝的苦处,闯王摩下猛将如云,内平了诸路流寇,对外若是又把北鞑和东虏鞑子都打服了。民意声望如日中天之下,这大明江山恐怕便要禅让易主了。
所以,挟大胜余威,是时候与东虏北鞑和谈了。
文官们饱读诗书,更没有一个是笨蛋,除了历史上一些头鉄的文人当官后不识时务被一撸到底,一般混在官场不倒的都是明白人。
这个时势下,文官也知道要退让忍一忍,令文武合作融洽,先把和议弄成后,还会怕没有收拾这些边将的机会?!
毕竟,大唐发生严重的藩镇割据之后,自宋后的朝代,本来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异姓藩镇,老朱家的藩王是自己人不能算。
就是辽东的将门再能打,钱粮银子都要由朝中文官下发,文官就靠这一招卡住武将的命脉。
当然,西安那位异姓王,那也是当朝驸马,半个朱家自己人,管不了。
文官们只当看不见。
今夜,在老魏这位燕王府太监眼皮底下,文武相处融洽,杯酒尽欢。
xxx
夜深。
西安城中闯王府邸某秘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