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建鸣的灯光已经调整完毕。
老团伙了,手艺没得说,经过这几年的配合早已生出默契。
只需甄杰诚一个眼神儿,老纪便能给出最贴切的姿势。
“各单位准备,anet!”
李屏斌稳稳把持着镜头,记录着父女。
镜头缓缓运动,为开场的紧张刺激衔接出氛围感。
固定机位转向女儿,侧逆光,突出人物轮廓。将一部分神态收纳入镜头的同时,还于中景记录着人物的肢体语言表达。
李屏斌稳如老狗,构图严谨着分割画面,并确定接下来的运动方向。
他的确不了解硬核科幻的题材,但熟悉镜头就够了!
万变不离其宗,就像甭管什么性格的妞儿,不论人种,国家,地区,民族。龟根揭底,还不是一个字:捅吗?
捅就完儿了!
父女聊天结束,女儿墨菲离开。
镜头跟随着麦康纳的起床动作从黑暗移向光源处:窗户。
“李老师的手真稳!”郭凡于监视器后感叹道,“调度方向的确立太丝滑了!始终在近景里将镜头保持在人物的情绪中。”
“正常!”鲍德熹撇撇嘴,“这么简单的事儿如果还做不好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一点:这老东西被台妹榨干了!”
这。简单吗?
已经辅修摄影第二专业的郭凡颤了颤眉毛。
难道不应该是平淡中见功力,越是不起眼的细节越是考验摄影师的能力吗?
好吧,你说简单就简单吧。
又是戛纳又是威尼斯又是奥斯卡的,最佳摄影拿了一轮又一轮。
你们吊大,你们说了算!
目光从鲍德熹的秃顶脑壳移开,转向李屏斌,再望向纪建鸣,曹玖平,陶经
老师的团队人才济济啊,无一不是业内大佬级别。
好羡慕!
要是以后我拍电影,也有这样的团伙就好了!
想着,郭凡连忙提起开水瓶为鲍德熹的茶杯续水。
“鲍老师,您喝茶!”
“过!”
当镜头转为侧拍,视点引导剪辑,一望无际的绿色玉米地充斥在画面中时,甄杰诚提起大喇叭。
“第一条结束!”
“休息一会儿,继续第二条!”
李屏斌休息,鲍德熹登场。
农科院种出的五百亩玉米长势非常喜人,但在鲍德熹的镜头中,却不见半点儿欣欣向荣。
相反,压抑的!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既视感。
天空被挤压成一条线,很不舒适的构图原本应该是“错误”!
但在这里,“错误”也是营造镜头语言的手段之一。